竹海听竹

内容更新时间:2011-04-22 21:11:55来源:闽侯乡音报

      四川宜宾蜀南竹海,竹林成片,茂密苍翠,郁郁葱葱,涛声阵阵。山上竹植物品种繁多,竹子种类多达几十种,有“人面竹、花竹、凹竹、算盘竹、香妃竹、慈竹、绵竹、罗汉竹、鸡爪竹、箭竹”等。登高眺望,但见竹海烟波浩渺,犹如绿色的海洋,蔚为大观。其苍绿翠影之态,令人流连忘返。那连绵起伏的绿浪,过目难忘的振荡,很让人感动,以至于把旅游的劳累也不计入成本,是因为竹子的倩影而感动。
      眼帘中漫山遍野的绿竹,让人遐想许多与竹有关的轶事与韵味。
      说竹。古人尝谓竹为君,在古人眼中之竹,取其高风亮节,始见晋朝王子猷文。王维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之句,可谓万千潇洒;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咏竹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杜甫、白居易,以及各朝名人无不论竹之形状,咏竹之风韵。
      有关竹的传说很多,古人常将竹拟人化了,其中最凄楚动人的,便是娥皇女英血泪撒斑竹的典故了。“斑竹一枝千滴泪”,那浸润女人泪水的竹枝,似乎浸泡在泪水之中,点点滴滴,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爱竹。世人真爱竹者如恒河沙数,但古今能说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只有苏东坡一人而已。如今,居住在有条件的地方,闲暇时不妨于窗外种一二丛竹,在酒足饭饱之余,泡一壸茶,静坐在窗边观赏竹之影,也不失为一种放松心情的好方式。
      食竹。古今有太多方式可让人品尝竹之清淡,并不一定像西双版纳傣族的香竹烤饭,以清香浓郁,软糯洁白,形美划一,而独具一格。竹笋、竹荪皆可以入菜,被列入山珍之中,人们常将此啖以喉舌,饱于肠胃,一副乐融融的快意游动于掌中和舌尖。
      饮食男女眼中之竹,也不过是竹之用具、器皿。能用于寻常百姓手中之竹器皿太多,几千年一成不变,桌、椅、书架、凉席……应有尽有,人类几乎把竹器更多地物尽其用了。
      而听竹,则又是一种奇特的味道,特别是在竹海,需要带一种心情才能听得出竹之原汁原味的韵味。
      晨早听竹。在浓雾中踏进竹林,听小鸟与竹枝踫闯时竹叶轻轻颤抖的喃喃低语,透过微微能见的世界,那时之竹如云中仙鹤,给人纨绔子弟般潇洒飘逸之感;那时,倘若上一壶烈酒,摆几盘熟菜,与几位性情相投的狐朋狗友痛饮几杯,也真有“雾竹人生迷惑不解,清秀山水大道初通”的感觉。
      正午听竹。竹在阳光下潇潇洒洒,似一位落拓的江湖之人,它像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李寻欢似的,郁郁寡欢,孤芳自赏,让人不敢亲近。那时如果来几瓶冰冻啤酒,在晌午大碗的开怀畅饮一番,听着竹叶儿随风舞动的合弦,心情尤其欢畅。
      傍晚更是听竹的好时光。带着一天的疲劳,在天际若明若暗的时候远观竹海,满目苍翠的竹影好似小家碧玉、倚窗而立的俏女人,总能给人几分动容的感受。满耳叶儿呢喃,处处莺啼燕鸣,的确可以洗涤身心,放松心情。置身于此,不再浮躁,在此时会把与世争斗之心抛于脑后,沉湎于竹香之中。
      最能让人动心的是雨中竹音。细雨时节,只身躺在竹床上,静悄悄地看窗外竹影,看碎雨滴打竹叶儿,那滴嗒之声穿透耳膜,声声入耳,恰似李清照绿肥红瘦的心境。那听竹之感,可以苍桑,可以悲戚,也可以寄语人生,似把思想系在小鸟的翅膀上,伴着雨点,在竹叶儿上轻轻飞扬……( 龚毅  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