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红
内容更新时间:2011-02-11 13:46:00来源:闽侯乡音报
(一)
自从红琉璃瓦覆盖了农家的房顶,红砖墙围绕了农家的小院,农家就被一种红暖暖地照耀着,亮亮地映衬着,亲亲地依偎着,甜甜地滋润着。到了春节,这农家的红,便招展得更加争奇斗艳,满堂结彩。
被太阳晒红了的一串串羊角辣椒,是农家在秋后就为春节准备好了的色彩,用红绳拴挂的一对对红柿子,也是留给春节最为甜蜜的心意。春节,让小村的人格外偏爱红,你看大闺女小媳妇抹着红粉,脸上红润润的,穿上那红装比美,红艳艳的,成了小村的一道亮丽风景。先不说大人红光满面,就连那一群群玩耍的孩童,个个小脸蛋都是红扑扑的。吃上更讲究,人们用红枣蒸年糕,用红糖包糖三角,用红薯炸点心,用红豆做八宝粥;还用红果儿(山楂)串糖石榴,用红苹果垒果山。再买几包红茶、买箱红包装的好酒,再添置几把红暖水瓶,做几床红绸缎的被褥;有的农家还专门买几盆盛开的红花作小景,买两条红鲤鱼添亮点,让居室不仅有红彤彤的色调,还要有红融融的气息。于是,这动态的红,静止的红,芳香的红,赏心的红,推陈出新地缀满了农家的生活空间,而到了正月十五,这农家的红已经张扬得绚丽多姿、姹紫嫣红了。
红红的对联和福字,红红的剪纸画,还有大门外的红灯笼,这些与春天早晨的红霞相得益彰,与夜晚绽放的礼花交相辉映。农家的红,喜庆着小村的节日,描绘着春天的景色。
有的传统的农家,还忘不了在节日的夜晚点燃一支红蜡烛,他们会在回忆过去的同时,用另一种感觉感受今天的幸福。有的时尚农家,就在居室的墙上挂一个红红的中国结,他们会在观看晚会的时候,真诚地祝福那些普天下一样的农家。
如今,农家的生活火红火红的,农家的春节,红红火火的。拜年了,串门,走亲戚,给一个红包,包上新年的祝福,包上浓浓的亲情;用一颗红亮的心,彼此感动着,相互温暖着。这农家的红,真的和谐了一个大家庭。
(二)
记得第一对红灯笼在我村的一个农家门口挂起的时候,全村的人像凝望初春初升的太阳那样欣喜,你来我往围着红红的灯笼挤来靠去,站在那一束光芒里想沾到一份温暖和福气,尤其是孩童们,一副好奇的样子,像是在读一个新年的童话。那一年春节,一对红灯笼,欢喜了一个小山村。
那年以后,红灯笼似乎在小村里扎下了根,顺着胡同蔓延生长开来,陆续在一家一家的庭院和门口绽放。到了今年春节,各式各样的红灯笼像春风掠过山坡山花盛开一样烂漫,把个小村映衬得绚丽多姿。你看,枣树上,石榴树上,梧桐树上,院里,大门外,沟崖旁,小河边,处处张灯结彩,争奇斗艳,连顽童的手中也亮丽着一个个,一串串。小村坐落在地势比较高的山坡上,小溪和沟壑围绕着小村,小村的夜晚,从远处望来,真像是仙境。
红红的灯笼亮起来,性野的山风温顺多了,淡淡的雾渗进了色彩,老牛与黄狗的对答成了山歌,鞭炮和礼花争着为小村张贴出最美的年画,这是农民最乐意看的风景,也是新农村新年的新景象。
红灯笼就这样在小村里盛开了,开在了原来只能生长五谷杂粮的土地上,那宽阔的柏油路,那错落有致的红房绿阁,那流云飞霞的璃瓦瓷墙,为红灯笼营造了明媚的环境和滋生的土壤。红灯笼在新农村里怒放着,在农民那双勤劳的巧手里繁衍着,在春节以及良辰喜庆的节日里美丽着。
红灯笼罩着吉祥,映着富裕,耀着福气,迎着新春,透着春节红,如此招展在山村的春天里,昭示着山村,又是一个好的年景。(张凤玲)
自从红琉璃瓦覆盖了农家的房顶,红砖墙围绕了农家的小院,农家就被一种红暖暖地照耀着,亮亮地映衬着,亲亲地依偎着,甜甜地滋润着。到了春节,这农家的红,便招展得更加争奇斗艳,满堂结彩。
被太阳晒红了的一串串羊角辣椒,是农家在秋后就为春节准备好了的色彩,用红绳拴挂的一对对红柿子,也是留给春节最为甜蜜的心意。春节,让小村的人格外偏爱红,你看大闺女小媳妇抹着红粉,脸上红润润的,穿上那红装比美,红艳艳的,成了小村的一道亮丽风景。先不说大人红光满面,就连那一群群玩耍的孩童,个个小脸蛋都是红扑扑的。吃上更讲究,人们用红枣蒸年糕,用红糖包糖三角,用红薯炸点心,用红豆做八宝粥;还用红果儿(山楂)串糖石榴,用红苹果垒果山。再买几包红茶、买箱红包装的好酒,再添置几把红暖水瓶,做几床红绸缎的被褥;有的农家还专门买几盆盛开的红花作小景,买两条红鲤鱼添亮点,让居室不仅有红彤彤的色调,还要有红融融的气息。于是,这动态的红,静止的红,芳香的红,赏心的红,推陈出新地缀满了农家的生活空间,而到了正月十五,这农家的红已经张扬得绚丽多姿、姹紫嫣红了。
红红的对联和福字,红红的剪纸画,还有大门外的红灯笼,这些与春天早晨的红霞相得益彰,与夜晚绽放的礼花交相辉映。农家的红,喜庆着小村的节日,描绘着春天的景色。
有的传统的农家,还忘不了在节日的夜晚点燃一支红蜡烛,他们会在回忆过去的同时,用另一种感觉感受今天的幸福。有的时尚农家,就在居室的墙上挂一个红红的中国结,他们会在观看晚会的时候,真诚地祝福那些普天下一样的农家。
如今,农家的生活火红火红的,农家的春节,红红火火的。拜年了,串门,走亲戚,给一个红包,包上新年的祝福,包上浓浓的亲情;用一颗红亮的心,彼此感动着,相互温暖着。这农家的红,真的和谐了一个大家庭。
(二)
记得第一对红灯笼在我村的一个农家门口挂起的时候,全村的人像凝望初春初升的太阳那样欣喜,你来我往围着红红的灯笼挤来靠去,站在那一束光芒里想沾到一份温暖和福气,尤其是孩童们,一副好奇的样子,像是在读一个新年的童话。那一年春节,一对红灯笼,欢喜了一个小山村。
那年以后,红灯笼似乎在小村里扎下了根,顺着胡同蔓延生长开来,陆续在一家一家的庭院和门口绽放。到了今年春节,各式各样的红灯笼像春风掠过山坡山花盛开一样烂漫,把个小村映衬得绚丽多姿。你看,枣树上,石榴树上,梧桐树上,院里,大门外,沟崖旁,小河边,处处张灯结彩,争奇斗艳,连顽童的手中也亮丽着一个个,一串串。小村坐落在地势比较高的山坡上,小溪和沟壑围绕着小村,小村的夜晚,从远处望来,真像是仙境。
红红的灯笼亮起来,性野的山风温顺多了,淡淡的雾渗进了色彩,老牛与黄狗的对答成了山歌,鞭炮和礼花争着为小村张贴出最美的年画,这是农民最乐意看的风景,也是新农村新年的新景象。
红灯笼就这样在小村里盛开了,开在了原来只能生长五谷杂粮的土地上,那宽阔的柏油路,那错落有致的红房绿阁,那流云飞霞的璃瓦瓷墙,为红灯笼营造了明媚的环境和滋生的土壤。红灯笼在新农村里怒放着,在农民那双勤劳的巧手里繁衍着,在春节以及良辰喜庆的节日里美丽着。
红灯笼罩着吉祥,映着富裕,耀着福气,迎着新春,透着春节红,如此招展在山村的春天里,昭示着山村,又是一个好的年景。(张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