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 跨越 不变的脚步
内容更新时间:2010-12-27 11:19:56来源:闽侯乡音报
一
2009年5月14日,喜讯从北京传出大江南北,《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从而进入了全面实施的崭新阶段。“海西”这个字眼,首次映入了世人眼帘。从此,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海西”方向。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对福建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为福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也对闽侯的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省委书记孙春兰连续两度视察闽侯,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闽侯要创先争优、要敢于突破、要勇于超越……”。接着,省委省政府针对大好形势,高瞻远瞩,与时俱进地提出:“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闽侯全体人民、干部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积极响应县委书记柯有民的跨越发展总动员令,大干150天,坚决打好五大战役,坚决推进各项指标提前完成,在新起点上,推动闽侯跨越发展。于是,在闽侯,人们随处可见闽侯人民大干的脚步、忙碌的身影,以及火火红红、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
二
光阴荏苒,捷报频传,令人鼓舞。今年4月,闽侯县青口戴姆勒汽车产业竣工投产,一期规划年产值120亿元以上,闽侯奔驰车将驰骋华夏大地。5月,正阳直升机项目落户闽侯竹岐。现在,海峡(南通)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其他园区建设日新月异。此时此刻,此处此景,闽侯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经典时刻,一组组激荡人心的动人镜像,一阵阵奋发先行的坚定足音,不仅深深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而且不断地催发着我们闽侯人的创业激情。2010年上半年,闽侯地区生产总值达100.71亿元,增长34.2%;工业总产值307.88亿元,增长4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亿元,完成计划62.6%,增长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6元,完成计划69.7%,增长9.7%;农民人均收入4355元,增长12.5%;全县财政总收入(含基金收入)41.11亿元,完成计划77.6%,增长34.8%;实际利用外资近7千万美元。看了这些数字,不仅使人掩卷遐思,而且让人信心倍增。让我们团结一致,不歇脚步,对闽侯未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更增一份坚定与从容,更添一份责任与担当吧。
三
当洁白的“和谐”号动车,在我们面前呼啸而过;当一条条高速通道穿越群山;当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当一个个重大项目提前竣工的喜讯传来,我们深切地感到:在新起点上,海西建设在加快,闽侯发展在提速,一组数字在翻滚,一些领域在突破。抓紧机遇,加快转变,敢于突破,勇于超越,这是我们闽侯新起点上发展的必然抉择。我们面对发展的百舸争流之势,闽侯更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不断加快步伐,依托“三园”(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福州生物医药园和机电园)“二区”(青口投资区,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态势,全力抓好台湾鼎元光电LED项目、台湾友顺科技集成电路芯片等项目落实,促进青口镁合金、4S店等项目加快进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经济增长区域,加大骨干企业扶持力度,发挥好区位优势,扬长避短,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争,更待何时?我们不但要争朝夕,加快发展,而且要力争比兄弟县市更好一些,更快一些。我们不但要全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而且要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和力量,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在两岸交流与合作中,率先实现突破性进展,把闽侯建成一流的无可挑剔的天堂。
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争,更待何时?我们不但要争朝夕,加快发展,而且要力争比兄弟县市更好一些,更快一些。我们不但要全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而且要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和力量,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在两岸交流与合作中,率先实现突破性进展,把闽侯建成一流的无可挑剔的天堂。
四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何做大做强闽侯?如何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全县人民群策群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科学发展。因为只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走上正轨合乎发展规律,才能带动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健康发展。因为只有在观念上进行突破,才会放开手脚,工作才会有突破。闽侯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以改革的魅力,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敢做的事情。包括和谐拆迁、项目进展、以及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只有扎实细心,不余遗力地下功夫去开拓,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硬性跨越,提升闽侯区域发展潜力靠什么?靠的就是科技的力量。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至关重要,它犹如阿基米德支点,创新能力强,就能撬动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腾飞。闽侯要紧紧追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不失时机地把握好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创新平台,加强高新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革新,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企业,鼓励企业选择创新重点,加大研发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以此推动闽侯区域乃至全社会的进步。人才资源是科技的第一资源。尊重人才,广泛延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应用人才,同时营造氛围,加大培育力度广度,为提升整个闽侯的跨越发展发挥龙头作用。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硬性跨越,提升闽侯区域发展潜力靠什么?靠的就是科技的力量。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至关重要,它犹如阿基米德支点,创新能力强,就能撬动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腾飞。闽侯要紧紧追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不失时机地把握好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创新平台,加强高新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革新,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企业,鼓励企业选择创新重点,加大研发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以此推动闽侯区域乃至全社会的进步。人才资源是科技的第一资源。尊重人才,广泛延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应用人才,同时营造氛围,加大培育力度广度,为提升整个闽侯的跨越发展发挥龙头作用。
五
加快城市化进程,规划得先行。规划是城市化的灵魂。闽侯认真落实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会议精神,制定了青口、荆溪等规划编制,同时加快县城新区开发步伐,推进县城旧区改造,加快在建路网、污水处理厂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闽侯城乡一体化水准。这些成绩归根结底得益于人,“以人为本,尽显本色”。闽侯干部是好样的,也是学习型的人才。他们重视学习,勤于学习,也善于学习,学习力全面提高,为“海西”先行先试,为闽侯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闽侯干部敢于担负责任,敢于攻坚碰硬,敢于比学赶超,执行力不断突破前进,项目落地抽枝生花,有声有色;和谐扦迁,有力推动了省市20多项重点工程在闽侯安置投入,也促进了138项县级重点项目进展和144.06亿元的投资总量完成。单位税收总量也提升了。闽侯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腰杆挺起来了。
闽侯政府的廉租房、保障性住房等拔地而起,许多低保户、无房户、紧房户搬进了新区,笑声也带进了新区,改善民生,惠民利民之举让闽侯百姓、干部喜气洋洋。
我们的医改工作稳步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的新农合医疗保障有序推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掷地有声。
加大投入教育软、硬条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整合各乡镇小学,建设好校舍,加强学生安全防范体系,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有序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等建设,为文化创业与产业展现勃勃生机,居民广场、闽都民俗园等正筹建中,同时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促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发展。
加快节能减排改建,推进污水与垃圾深度治理,发展低碳经济,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深入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推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全县治安状况良好,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夏去秋来,热潮涌动。宏伟蓝图在展开,崇高使命在召唤。 闽侯将会以不变的信念,加快发展,谱写海西建设新的辉煌篇章。(陈植)
闽侯政府的廉租房、保障性住房等拔地而起,许多低保户、无房户、紧房户搬进了新区,笑声也带进了新区,改善民生,惠民利民之举让闽侯百姓、干部喜气洋洋。
我们的医改工作稳步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的新农合医疗保障有序推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掷地有声。
加大投入教育软、硬条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整合各乡镇小学,建设好校舍,加强学生安全防范体系,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有序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等建设,为文化创业与产业展现勃勃生机,居民广场、闽都民俗园等正筹建中,同时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促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发展。
加快节能减排改建,推进污水与垃圾深度治理,发展低碳经济,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深入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推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全县治安状况良好,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夏去秋来,热潮涌动。宏伟蓝图在展开,崇高使命在召唤。 闽侯将会以不变的信念,加快发展,谱写海西建设新的辉煌篇章。(陈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