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纱
内容更新时间:2010-11-01 16:27:53来源:闽侯乡音报
喜欢那种朦胧的状态,若有若无,似浅还深;内中有一丝飘忽,有一份幽眇,有一种牵连不断的悬想或思念。
天上有月,抬头望天,眼中却有不同的月。
有人喜欢月的朗照,一轮明月高悬空中,皎皎洁洁,清光四射,大地铺满银辉,山峦清晰如水墨。山也了了,水也楚楚,树木凸显,人心清澈。“白如昼”,太过了,世间也就淡漠了黑夜,人世也就没有了秘密和含蓄。
我独喜欢月的朦胧,似纱,轻轻地笼着。一丝微月,轻轻淡淡,如出阁的娇娘,盖头遮颜,欲遮还羞。地面上,山影幢幢,水流脉脉,林木阴翳。那样的幽微,那样的梦幻,大地山川,模糊成一种飘渺的记忆,世间万物,多了一份蕴藉和深厚。
山巅之烟岚,林间之雾霭,泽地之水汽;雾中之花,水中之月,人心之梦,大抵也是这般景象。
夏日晚浅,从村间的小道行过,微云拂月,村庄隐隐,小路迤迤,路边的花草默默地低语在一片细微里,行道树筛落一地寂寞,草虫的清唱是一支婉约的曲子,清夜如梦。可惜路边不是松树,难以享受到“松阴步微月”的雅趣;但天上有云,虽然仍是淡淡的,却也能领略些“愁云微月”的落寞和伤怀。
这样的夜晚,只能一个人行走;一个人的行走,只能行走在这样一条寂寂的乡间小道上。
那样一个秋夜,一觉醒来,夜已深。下弦月娇喘地照着,照在笼着古典意蕴的木格窗棂儿上,那一条条的木格子,竟然将月光划成了一道道的线,划成了一声声倾斜、瘦弱的叹息。我推窗,凉意侵室,窗外是摇曳的秋桐,桐叶上是薄薄的月光,月光上是跳动的秋凉。月光下还有唧唧不已的虫鸣。有鸟儿乍然惊醒,扑啦啦地一阵骚动,然后寂然消失在桐叶深处,消失在瘦俏的月光里。定睛地看着,那个秋夜,依稀着,仿佛着,微醉着。
忽然就想到了朱自清散文中的那句话:“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只是今夜,没有了那卷帘的佳人,缺少了那红艳的海棠。否则,秋夜海棠,氤氲飘香;佳人眺望,情姿可人。“更深月色半人家”“虫声新透绿窗纱”这个秋夜,该是何等的婉约和浪漫。
还好,今夜有“缺月挂疏桐”,那一个“挂”字,真真让人心颤,仿佛残月,就禁不住这一丁点儿秋凉,不期然地让人生出一些些的怜悯和牵挂
喜欢读涨潮的《幽梦影》,那月论的也好。“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新月、缺月均是不满不溢,都是透着些余补的味道,有余补,便就有了些含蓄和朦胧,让人猜测着,期待着,总是向往着一种圆满和美好。凡事大概都是如此,有了期待和向往,才有了充足的味道。月下该行何事?“月下听蝉,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最是喜那“月下听蝉”和“月下对美人”,树影婆娑,疏落有致,那蝉才叫得通透;“月下对美人”,那月光就该轻似纱,迷离成一种缠绵和悱恻,美人的情致才愈加柔婉,情意才流淌的越加粘稠,才不负了那俯视着的一弯清月。
今晚恰是新月当头,什么也不想,只想把一管横笛吹响,或者听雁唳声声,将一番心思赋予如纱秋月……( 路来森)
天上有月,抬头望天,眼中却有不同的月。
有人喜欢月的朗照,一轮明月高悬空中,皎皎洁洁,清光四射,大地铺满银辉,山峦清晰如水墨。山也了了,水也楚楚,树木凸显,人心清澈。“白如昼”,太过了,世间也就淡漠了黑夜,人世也就没有了秘密和含蓄。
我独喜欢月的朦胧,似纱,轻轻地笼着。一丝微月,轻轻淡淡,如出阁的娇娘,盖头遮颜,欲遮还羞。地面上,山影幢幢,水流脉脉,林木阴翳。那样的幽微,那样的梦幻,大地山川,模糊成一种飘渺的记忆,世间万物,多了一份蕴藉和深厚。
山巅之烟岚,林间之雾霭,泽地之水汽;雾中之花,水中之月,人心之梦,大抵也是这般景象。
夏日晚浅,从村间的小道行过,微云拂月,村庄隐隐,小路迤迤,路边的花草默默地低语在一片细微里,行道树筛落一地寂寞,草虫的清唱是一支婉约的曲子,清夜如梦。可惜路边不是松树,难以享受到“松阴步微月”的雅趣;但天上有云,虽然仍是淡淡的,却也能领略些“愁云微月”的落寞和伤怀。
这样的夜晚,只能一个人行走;一个人的行走,只能行走在这样一条寂寂的乡间小道上。
那样一个秋夜,一觉醒来,夜已深。下弦月娇喘地照着,照在笼着古典意蕴的木格窗棂儿上,那一条条的木格子,竟然将月光划成了一道道的线,划成了一声声倾斜、瘦弱的叹息。我推窗,凉意侵室,窗外是摇曳的秋桐,桐叶上是薄薄的月光,月光上是跳动的秋凉。月光下还有唧唧不已的虫鸣。有鸟儿乍然惊醒,扑啦啦地一阵骚动,然后寂然消失在桐叶深处,消失在瘦俏的月光里。定睛地看着,那个秋夜,依稀着,仿佛着,微醉着。
忽然就想到了朱自清散文中的那句话:“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只是今夜,没有了那卷帘的佳人,缺少了那红艳的海棠。否则,秋夜海棠,氤氲飘香;佳人眺望,情姿可人。“更深月色半人家”“虫声新透绿窗纱”这个秋夜,该是何等的婉约和浪漫。
还好,今夜有“缺月挂疏桐”,那一个“挂”字,真真让人心颤,仿佛残月,就禁不住这一丁点儿秋凉,不期然地让人生出一些些的怜悯和牵挂
喜欢读涨潮的《幽梦影》,那月论的也好。“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新月、缺月均是不满不溢,都是透着些余补的味道,有余补,便就有了些含蓄和朦胧,让人猜测着,期待着,总是向往着一种圆满和美好。凡事大概都是如此,有了期待和向往,才有了充足的味道。月下该行何事?“月下听蝉,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最是喜那“月下听蝉”和“月下对美人”,树影婆娑,疏落有致,那蝉才叫得通透;“月下对美人”,那月光就该轻似纱,迷离成一种缠绵和悱恻,美人的情致才愈加柔婉,情意才流淌的越加粘稠,才不负了那俯视着的一弯清月。
今晚恰是新月当头,什么也不想,只想把一管横笛吹响,或者听雁唳声声,将一番心思赋予如纱秋月……( 路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