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之上乐垂钓

内容更新时间:2010-05-30 18:23:59来源:闽侯乡音报

      才入初夏,忽如一夜春风,钓鱼之行在小城兴起,大街小巷,鱼具店悄然繁荣。似乎一分钱的家庭财务没有开支,先生却兴冲冲扛回几个钓杆,先是手杆,后是海杆,继尔线圈线团、鱼钩铅坠一大宗。心中纳闷,问上前去,说是花的私房钱,无需“财政”拨款。从此,一挨双休日,先生便兴致勃勃直奔水库鱼塘。早晨出去,深夜才归,一边咚咚作响地喝着我为他熬的绿豆汤,一边抒发自己的感想:钓鱼嘛,不能抱有太大的期望。钓者百态,各觅所好,本人的钓鱼宗旨是:钓不为鱼,愿者上钩。好一个“姜太公”!
      不久,先生就熟门老道地摸清了几个窝点,并开始有了收获,四指长的小鱼,也曾拎回来过几条。钓友也多了起来,有时深夜正眠,电话铃声骤响,惊得人心悸,提起话筒接听,却又是忙音,公事?情人?疑惑顿生。他不慌不忙,说是朋友相约,钓鱼去也。夜半三更,遂穿衣起床,缚囊荷杆,说不尽的匆忙。
      尽管无鱼,也毫不气馁,依然披星戴月,两手空空。我常以被物所役被事所迷这不是人生的意义等等诸多言语给他泼冷水,试图降温,却屡遭反驳,说钓鱼是为了找寻一种感觉,缩小自己,扩大空间,陶冶性情,减少心灵的负担,去获取一份好心情最最益寿延年,言毕呵呵一乐。
      一日,适逢周末,清早起来便觉头昏脑涨,大概夜里睡眠太少的缘故,于是翻箱到柜找止晕药片。正着急,先生提着鱼饵回来,连哄带劝要我跟他“潇洒走一回”。抱着试试看的念头,犹豫着钻进了汽车。
      我们顺着曲折的山道来到一个水湾,却见沿河河岸,钓杆密密摆开,打量那些钓者,一个个临水静坐,模样虔诚,任两岸钓手如林,似天地间惟有自己,那付执迷的神态,与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随先生找好钓位,衿持了一会儿,就禁不住脱掉鞋子,挽起裙摆。时值中午,太阳当头,虽戴了凉帽,平日里少见阳光的脸颊,被太阳烤炙的火辣辣的。此时的河水,打着涟花儿漫了脚面,一股凉意顺着脚心沁入筋脉,顿觉精神舒朗清爽。而此刻先生卸了车,就地撑好一把硕大的七彩太阳伞,打开他的“万宝囊”,拉开鱼杆,理顺鱼线,挂上鱼饵……依次下好七八根钓杆后,这才回到太阳伞下,在沙滩上铺块塑料布,躺下,闭目养神。
      傍晚时分,忽然铃声大作,一根鱼杆在身旁剧烈摇摆。先生一个鲤鱼打挺站起,一把把鱼杆抢在手里。此时的纤纤钓杆,仿佛千均沉重,早把鱼杆坠成了一个半圆的弧形。只见他将杆尾用力地顶在腹部,手摇线轮,一会儿收线,一会儿放线,东拉、西扯,累得满头大汗。经过几十分钟的对峙,果然一条红鳍大鲤鱼无力地浮出了水面,钓友手拿抄网一下将那条大鱼兜上岸来。掂掂份量,足有十几斤重呢!大家围在一起热闹了几十分钟,才迈着散漫的步子渐渐散去。
      此时的暮色已经降临,晚霞退尽,山影如黛,远远近近,点点渔火。回家的路上,挽下车窗,晚风在耳旁徐徐拂过,掠起人的长发,惬意而凉爽。心中不由感慨:面对尘世间激烈的利益纷争,垂钓未必不是一种放弃,放弃那种铢锱必较的烦忧;垂钓亦是一种修养,有鱼则喜,无鱼亦悦,把自己置放于一个清静所在,与一支哑默的钓杆为伴,身边少了几多纷乱几多喧嚣,那份心静如水、超然散淡的感觉,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垂钓的心情,其实真的很好。(◆ 宋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