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水晶心

内容更新时间:2010-03-12 17:12:50来源:闽侯乡音报

      春风拂着我的长发,温暖万物的春日阳光照着每个人的脸,车子在不停地向武夷山行进,渐渐地闹市的喧哗已变成了幽雅的清调,眼前花草、绿树、山石、梵烟都作了奇迹般的陪衬,闽北慈善协会的驻地“慈恩山庄”在暮霞中向我们致意!
      一位温和的老人,两颊映着夕阳和晚霞,笑容可掬地迎向我们,侃侃而谈中我们得知他叫翁培行,已是单位退休人员。武夷山水博大的文化给了他纯净美好的信仰,他的手上正拿着一串水晶色透明的念珠,他慈爱地告诉我们说:“佛号都代表着圆满、和谐与快乐,它给我带来了无比的欢喜与清凉,我活在一个温暖而悲悯的世界,带着感恩的心,我加入了闽北慈善协会,希望余生能和大家一道用爱来回报这个世界!”生活无言,朴素的爱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的法则,它使世间注入了永恒持久的魅力,因此而拥有了和谐与安宁!闽北慈善协会的成员和他一样一直默默地奉献着无私的爱,一如这儿厚实的泥土,无声地滋养着鲜绿的生命。茶香弥漫中,我信手翻阅了一本记录:“汤达玉,男,45岁,家住武夷山市武夷新村。父亲中风‘瘫痪’,卧床不起;母亲癫痫病,神志不清;妻子患白血病不幸去世;长子、次子因经济困难,均已辍学。汤达玉本人以卖水果维持生计,为了护理二位老人,未能从事经营。今年,父亲被诊断患有胃癌,高昂医疗费用早已令汤达玉家中一贫如洗,如今又重症在身,我们发动会员努力救助以解决它的燃眉之急……”山居里,烟雾蒙蒙的气息不断从窗帘窜进来,此时我心不禁有些黯然。人生的境遇如此,谁都无法承受这样的困境和凄苦,谁来替他们陪泪,代他们哭泣,在那无边暗夜的孤寂里?!在苍茫人世上,我们脆弱的生命是多么的渴求能够依恋人类共同的慈爱度过难关!
      和谐万物,天下太平,只有真爱才能换取和谐,生命才能由此而走向新生!漫漫风雨路,闽北慈善协会从成立到现在,不断有热心的慈善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出自爱心自愿加入组成,他们安老助孤扶贫救灾,助教助学并在改善人文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闽北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该协会于2004年由泽道法师带头发起成立,“泽道”法师,我想他的法名即融入了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他于1960年出生于福建建阳市水吉镇,13岁时他便皈依了佛门,高中毕业后剃度出家并到中国佛学院苏州灵岩山分院学习,他热衷探讨人生哲学,博览群书,辩才无碍。而今,泽道法师担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武夷天心永乐禅寺住持,他关心着人间的疾苦,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时常身体力行深入乡野村庄洒下慈爱的甘露。记得去年寻访,他们在武夷山市黄土村找到了八岁的孤儿杨志龙并为他送去有效资助。杨志龙两岁多时背烫伤无钱医治,父亲得直肠癌,不久病重离世,母亲改嫁,家里就剩下苍老的爷爷,家境一贫如洗。得知此情,泽道法师心急如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他们为杨志龙资助了500元学习生活费用,之后还通过牵线搭桥,联系到上海张蓓蒂女士结对子帮扶,使他的生活初步得到了安定。是的,“唯有同心,才能和谐!”在泽道法师看来,行善,不能只是捐赠一笔钱,“我们要回归一颗原本纯净的心,圆光普照……佛家告诉我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要用爱心带给他们以温暖与安慰,因为爱心是那黑夜里不息的灯火!”百闻不如一见,泽道法师为我们阐释了大乘佛法慈悲济世的精神,使我们不得不惊讶于那大爱无边的力量!
      春暮夜静的深处,剩月朦胧,风儿吹来,暗香浮动。回眸处,我发现桌上安放的那串水晶念珠正闪耀着璀璨的光芒,那生命的光环里浸透了灵性的参悟,它漾起团团温暖和无边爱意向我轻诉着,抚慰着,诠释着……猛然间我发觉那是世间最美的事物——水晶心!它那熠熠的光轮使我体悟了宇宙人生更深邃的意义。因为纯净得彻底,所以具有多姿多彩的质地和情操。它美丽得璀璨壮观,无可比拟。它那恒久的活力使生命呈现出丰盈与圆满!月光下,欣悦中,手捧着“水晶心”,带着和它一样潆澈如水的心,我将那宁静和谐臻于完美的境界延续!( ■ 张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