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幸福年

内容更新时间:2009-02-09 09:10:12来源:闽侯乡音报

      牛年来临,喜气洋洋,两岸实现了“大三通”,远在台湾的朋友阿莲兴冲冲打电话告诉我说今年她想多带几个人到福建省武夷山过大年,一想到新春那浪漫的山花、秀拔的群峰、磅礴的云雾、奇幻的佛光,我满心欢喜的答应将与他们同行!
      前年正巧阿莲在我家度假,我的家乡在建瓯,离武夷山不远。由于母亲的好友柳芳姨是热心的闽北慈善协会的会员,她时常前去参加有武夷天心永乐禅寺德高望重的泽道法师带领的春节送温暖活动,还招呼我们一同前去,以此因缘,我和阿莲便一起到武夷山感受了独特浓浓的年味,至今大家仍怀念不已。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武夷山人自腊八做“腊八粥”开始,农历十二月廿三便过“小年”,家家户户掸尘,送灶神上天,蒸糕、打粿等,忙碌到除夕设宴过“大年”。根据民间传说,“年”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野兽,它力大无穷,残害庄稼人畜,扰得人心惶惶。有一次恰好一个农民赶着牛回家,他响着的鞭子声把“年”给吓跑了,消息很快传开了,于是大家都甩着鞭子吓“年”,从而响鞭又发展为爆竹。而后又发现了“年”害怕“光”,于是人们又创造了点蜡烛等对付“年”的办法,这样“年”就躲在深山里再也不敢出来了,这样放鞭炮、点蜡烛的地域风俗便一直流传下来。
      武夷山的岁月风俗确是别有情趣,富具年味。正月初一,千家万户欢聚一堂,黎明放鞭炮“开门”,挑吉利方向出行,互道恭喜贺新年。民间中拜年亦有讲究,“初一儿、初二婿、初三拜年郎。”小孩给长辈拜年,长辈要赏给“压岁钱”,“簇新衣服耀眼前,礼数依然未变迁。路上相逢共长揖,发财恭喜贺新年。”便是他们春节的写照。初一这天,早上素食,当地流传这样的俗语:“一餐吃斋,四季无灾;一天吃斋,灾祸不来”。儒、释、道三教感悟武夷山的兼容与豁达,三教同山,这时节便有许多拜佛祭神行香等活动。天心永乐禅寺,是一座千年古寺,也是武夷山最大的寺院,阁楼嵯峨,竹林掩映,雅致、古朴而又华美,善男信女云集,香火也最旺,初一至初三,本地及外地前往行香、许愿、还愿、观瞻的人们络绎不绝。阿莲在此第一香便是祈求两岸早日实现大三通好让更多机缘和亲人团聚,而今好梦成真,她说这里菩萨特灵,她还要回乡祈福!我想是心诚则灵吧!
      在春情美景中走进大自然,任武夷九曲溪水里的竹排在烟雨缭绕的云雾中穿行,而后,我们来到依山傍水而居的千年古寺“天心”,阿莲和我们大家都醉心不已,于那里的茶中极品“大红袍”,遥想灯笼在风雨中忽悠轻摇,修竹在款摆腰姿,红炉沸水,茶香幽幽,更有广闻博学、辩才无碍、待人悦诚的泽道法师给我们带来了佛心慧语,他启迪我们无缘大悲,待人真心相见,真情相待,真行相助,并以茶代酒诚挚祝愿我们新春不忘同发无上的爱心,让所有的大众都能享有永远的幸福年!是的,阿莲也是性情中人,看云走日出,任山风吹拂,听智者心声,品上乘之乌龙茶,她回味无穷地告诉我说:“走进武夷,真是喝茶人的幸事,更是我们欢度新春的胜事!今年我是非去不可!”
      贴年画、春联,买新衣,采办年货,武夷山的亲朋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回应我说大红灯笼早已经高挂起来了,就盼望着我们前去团聚。阿莲还说她想过了元宵再走,她想观赏那里“舞平龙灯”。那儿的龙灯长数十尺,有头有尾,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前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谁家有放鞭炮以示欢迎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以示新年吉祥!
      爆竹一声除旧岁,“牛”的诚挚勤恳将为我们带来全新的平安和吉祥!龙腾国力雄,武夷的盛世山河将给我和台胞亲朋好友带来雅俗共赏的新春美景,在那里,春报山花烂漫时,我们将共享和谐世,同迎幸福年!(■  张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