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与缺憾
内容更新时间:2008-11-11 10:28:02来源:闽侯乡音报
美国著名博士马克斯韦尔.莫尔兹曾说:“许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悲剧之一,是渴望自己完美无缺。”
尽管我们都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但时常还是渴望自己或别人完美无缺。我也曾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在工作中总想不出现任何差错,然而,事实常常令人失望。直到多年前回老家休假时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彻底改变了对完美的渴求。
父亲让我同邻居一道去购小麦种。临行前父亲一再交待让我到种子公司购买,到种子公司才发现,那里的种子色泽灰暗,颗粒较小,而且并不是很饱满,心中多了几分疑问。公司人员见我有些犹豫,解释说:“这是培育的新品种,正处在物种进化的上升阶段,虽然颗粒小,而且并不饱满,但它具有较强的自我完善功能,会越种越趋向饱满;看起来饱满的种子,因为已达极致,只会越种越蜕化。”我没有听他的解释,也没听邻居的劝告,换了一家种子店买了一些颗粒较大的种子,以为那样成活率才会高。收获的时候,听父亲说果然不如种子公司的收成好。
古话说“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从某种意义上说,完美本身就意味着某种缺憾,或者是缺憾的开始。当我们陶醉于完美时,那完美可能正因为太完美而蕴含着下滑的趋势;当我们正视缺憾时,缺憾则可能成为走向完美的转机。
面对喧嚣的社会,我们往往容易迷惘、失落、看不清自己。有时看到别人的成功,觉得不过如此;有时看到旧日的同学、朋友功成名就,风光无限,又不由得黯然沮丧。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细细体味就会发现,风光的背后常有不被人知的辛酸,成功的前面总是有着许多不成功,完美的境界往往是经过克服许多缺憾之后才到达的。有时候,正是因为遭遇了人生的不成功或缺憾,才点燃了人们奋斗的激情,磨砺了人们坚韧的意志,开掘了人们潜在的能力。
没有缺憾,人类就无法真正认识自己。我们在崇敬他人成功的时候,不应该仅仅看到他们完美的结果,还应该仔细思考和借鉴他们走向完美的每一步艰苦跋涉。(■ 李宗惠)
尽管我们都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但时常还是渴望自己或别人完美无缺。我也曾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在工作中总想不出现任何差错,然而,事实常常令人失望。直到多年前回老家休假时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彻底改变了对完美的渴求。
父亲让我同邻居一道去购小麦种。临行前父亲一再交待让我到种子公司购买,到种子公司才发现,那里的种子色泽灰暗,颗粒较小,而且并不是很饱满,心中多了几分疑问。公司人员见我有些犹豫,解释说:“这是培育的新品种,正处在物种进化的上升阶段,虽然颗粒小,而且并不饱满,但它具有较强的自我完善功能,会越种越趋向饱满;看起来饱满的种子,因为已达极致,只会越种越蜕化。”我没有听他的解释,也没听邻居的劝告,换了一家种子店买了一些颗粒较大的种子,以为那样成活率才会高。收获的时候,听父亲说果然不如种子公司的收成好。
古话说“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从某种意义上说,完美本身就意味着某种缺憾,或者是缺憾的开始。当我们陶醉于完美时,那完美可能正因为太完美而蕴含着下滑的趋势;当我们正视缺憾时,缺憾则可能成为走向完美的转机。
面对喧嚣的社会,我们往往容易迷惘、失落、看不清自己。有时看到别人的成功,觉得不过如此;有时看到旧日的同学、朋友功成名就,风光无限,又不由得黯然沮丧。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细细体味就会发现,风光的背后常有不被人知的辛酸,成功的前面总是有着许多不成功,完美的境界往往是经过克服许多缺憾之后才到达的。有时候,正是因为遭遇了人生的不成功或缺憾,才点燃了人们奋斗的激情,磨砺了人们坚韧的意志,开掘了人们潜在的能力。
没有缺憾,人类就无法真正认识自己。我们在崇敬他人成功的时候,不应该仅仅看到他们完美的结果,还应该仔细思考和借鉴他们走向完美的每一步艰苦跋涉。(■ 李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