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晒书

内容更新时间:2008-07-25 14:16:06来源:闽侯乡音报

      夏天,进入梅雨季节,看着新书房里摆放整齐的图书,顺手抽出一本,随意地翻动着,嗅了嗅,还好,没有那熟悉不过的霉味儿。如今,由于书房通风好,书柜放有干燥剂,书籍已很少发霉了,但儿时晒书的记忆依然清晰……
      记得我家有一个竹制的书架,满满当当放着杂志、小说、连环画等书籍。书架放在潮湿的地上,经常有一股书的霉味。每到这时,母亲便说:“这书也得晒晒了,今年梅雨一过,将书拿出去晒一下。”于是在一个出梅的午后,阳光明媚但不强烈,正适宜晒书。先在家门口将木板放好,然后,母亲开始将书架上的书一摞摞的抱出来,我负责将书一本一本摊在木板上。待书全部放好,母亲开始检查,发现有发霉现象的,就用半湿不干的抹布擦掉书上的霉斑,发现书有卷角的,就用装满热水的搪瓷茶杯,代替熨斗将书整平。这个时候,我就会跪在地上,边翻晒、边阅读,直到膝盖酸疼,就索性席地而坐,思绪随着书上的文字,遨游四海,纵横古今。
      夏日晒霉,在我们家乡是很普遍的现象,每家每户都将衣服、棉被拿出来晾晒。可是晒书,我们是第一家。因此木板边围了很多看热闹的人。这时,过来一个学者模样的老人,他住在小巷的尽头,过年时经常给大家免费写春联。老爷爷翻了翻木板上的书,问我:“听说过晒书的风俗吗?”我很好奇,晒书有风俗?“每年农历六月,有晒书的风俗。因为纸张的特性,易被鼠啮虫啃,易发黄长霉,所以每逢黄梅雨季后,定要拿出来在日头下晒上一晒,又称曝书。”我点点头。老爷爷又问:“听说过‘袒腹晒书’的故事吗?”我摇摇头。“东晋名士郝隆仰卧在太阳底下,别人问他怎么回事,他回答说,‘我晒腹中的书’后来便有‘袒腹晒书’这个成语。”老爷爷又说:“胸中藏书万卷,书生敢傲王侯。名人志士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想成为大学问家,从小就要好好读书啊。”说完,老爷爷转身走了。晒书,竟有这么多的学问啊!老人家的话更是让我受益终身。
      书能晒出阳光的味道吗?我不知道,但希望静下心来读书,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有朝一日也晒出我的自信来!(■ 张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