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蚊记

内容更新时间:2008-07-12 15:52:31来源:闽侯乡音报

      乡村的夏夜,吃过晚饭,搬几张藤椅一张方桌,半只西瓜一壶茶,一些相熟的街坊四邻,男女老少相围而坐,张家长李家短琐琐碎碎,孩子们穿梭其间吵吵嚷嚷,气氛很是祥和。然而,看似平静的夏夜,其实暗藏杀机,重复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苦斗。敌军早已驾驶着轰炸机潜伏在周围,随时伺机而动。
      这边厢,聊天的人们嘴上一刻不得闲,男人们还时不时冒出几句荤段儿,惹得一众妇女又笑又骂,似乎全无心机,其实却耳听八方眼观四路,早已做好了迎战准备。温柔的慈悲为怀的,手中蒲扇轻摇,那是告诫蚊子:放您一马,您见好就收吧。不依不饶不肯善罢甘休的,如来佛掌凌空而至,那就常常血溅当场付出生命的代价。自然也有机灵的蚊子,吃饱喝足、胆颤心惊地逃到一边去慢慢享受填饱肚子的滋味,再伺机寻找下一个饱餐的机会和对象。
      从蚊子的攻击目标来看,大约琢磨着孩儿们好欺负且肉嫩味鲜,常集中火力猛攻一通。小孩子性子野好四处乱走,几只萤火虫几只蛐蛐就逗着一帮小孩儿全往草丛里钻,结果是萤火虫飞了蛐蛐跑了,孩子的胳膊大腿后背上却鼓起了一排一排的红包。有人眼皮肿得只剩下一条缝,或者嘴唇厚起了半边。然而,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最要害之处是足心和脚趾受到攻击,挠又挠不得,直痒得钻心般难受。于是激起了民愤,一时“噼啪”声四起,到处血肉模糊。
      小时候的斗蚊武器,远没有现如今的发达先进,不过倒也好使好用,有着纯朴的乡野气息。最原始的工具,自然是天生我才必须用的巴掌,然后是身兼要职挪作他用的大蒲扇,此外,最常见的是田间路角那一丛丛到处生长的艾草。妈妈常常会在院子里将艾草点起来,伴着阵阵浓烟的升起,会有许多不明飞行物命丧于烟火之中,或者给熏得不敢近前。更毒辣的手段,是将敌敌畏和着脸盆水稀释了,用鸡毛帚洒在窗台或者墙壁上,第二天早晨,就会在窗台和地上看到大量的昆虫们的尸体。后来,怕小鸡们捡了死在地上的昆虫来吃,而且敌敌畏也太熏人太霸道,就不再用这个方法。
      一年年夏天,与蚊斗亦苦亦乐。现在,斗蚊武器先进了,从普通的蚊香到液体蚊香、电子蚊香等应有尽有,蚊子也不敢嚣张了。我如今对蚊子实施人道主义,家中安装了纱窗,床上是一顶新式漂亮的蚊帐,偶尔会想,蚊子没了与我斗的机会,不知是否会生出些许遗憾?(■ 林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