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胜游

内容更新时间:2007-10-12 16:53:14来源:闽侯乡音报

■  池崇强

      方山,犹如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貌若天仙,倾城倾国,“养在深闺人不识”。我心仪已久,只是:独闯,不识路;结伴而行,难觅同道之人;况且周未也不得闲。因此,虽近在咫尺,却总没有机缘一睹她的芳颜。
      下午,好容易来个“浮生半日闲”。阵雨过后,天空尚有几缕阴云,冬日的阳光娇羞的躲躲闪闪。我邀耕砚一同去游方山,他欣然同意。我想,这样阴沉的天气里,这位佳人怎么会想到,尚有人心仪她的貌美,而贸然前往探视呢?当我们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是否会有几分惊喜?
      摩托车载着耕砚,从南通出发,过瓜山,抵风溪。迷不知去路。路边问了几个老人,说:“方山就在前方,只有一条路盘曲而上。只是路陡泥滑,要小心行驶为是。”
      沿着他们所指的方向,我们很快就到了山脚。山路呈“S”形盘曲而上。路边的灌木与乔木尚带着云情雨意,湿哒哒地滴着水。有一两束的芦苇,为了欢迎我们,时不时用它们的洁白的旗拂拭着我们的脸,带着湿漉漉的情意。
      起初,路尚平直,我还能看看路边的浓翠的树木及远处苍茫的烟色。越往上盘旋,路越来越陡,我只好聚精会神、小心谨慎地开车,无法欣赏。及至半山腰以上,我的心已经有“高处不胜险”的感觉了,揪着紧紧的。还好,此时路已经折进后一座山去了。
      路平了,我停下车,可以纵目远眺了。
      我见到方山群岩了。什么叫“壁立千仞”,在这里是可以见一斑的。所有的岩石都雄浑突出,峭如刀削。我真想长出一对翅膀,飞落在这些岩头之上。如果真能那样,那什么叫“凌虚御风”、什么叫“手可摘星辰”、什么叫“一览众山小”,一定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的。但这只是幻想,登上那些岩头,是不可能的。
向左纵深折进,不久就到方山水库了。一片明亮的天,一鉴明净的湖。真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啊!
      我们站在堤坝上,尽情地欣赏这一卧奇妙的人间仙境,享受着习习的微风送来的丝丝凉意。四围的山夹着一面明镜!碧湛湛的水映着蓝的天、绿的树。水似乎是静止的,我感觉不出她的流动,只有从反射出的光中让我些微地体会到她的波动。我纵目往山头上眺望,满山的浓翠。浓翠的主色上,色彩却极为的丰富。一些红的、黄的、褐的色彩,有致地分布在浓翠中。阳光从云层里透出来,在苍翠的树梢上跳跃着一层绯红的光。半山腰上,有一座工人宿舍隐藏在浓翠中。主人是我班的一名女生的家长,见是我,很热情的邀我们入座。屋有着农家的杂乱,但那种纯朴,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澄澈!
      为了在天黑前赶回,我们只好依依地离开。车到半路时,见到一只雉鸡,摇摇摆摆的在前方走着,一点都不慌张,真是:“人来鸟不惊”!
待车赶到它跟前,它才钻进路旁的芦苇丛中。我们停下车,拨开芦苇,但已经是“云深不知处”了。
      下坡,少了那份紧张,很快到了山脚。我们想去看看南禅少林寺的遗址———风溪寺。
      风溪寺的寺前与左侧有两方水塘。前方的水塘里搭了几个草棚,养了鸭子。左侧的水塘里,只留得满塘的枯荷。走进寺,见到几丛不知名的花,红灼灼的开着。一个老媪,见来陌生人,迎了出来。我们想登上寺的后山,老媪说山上有两条狂犬,不上为好。我们只好作罢!
      回到学校,天尚早,满脚沾泥却心情愉快!
      有空去登登山,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