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闽侯精神的内涵

内容更新时间:2009-10-23 15:18:53来源:闽侯乡音报

      务实,就是讲求实际,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它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炎黄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石。务实,也是闽侯精神的内涵。
      纵观闽侯历史,四五千年前的昙石山人,就能烧制出塔式壶,被称为“中华第一灯”。昙石山人狩猎、农耕,就是务实的过程,昙石山文化就是务实的结晶。到秦朝开始置郡,汉朝设冶县,二千余年郡县交替。再到后来被誉为八闽首邑。闽侯县历史悠久,历久不衰,就体现这种务实的精神内涵。首邑,是因为曾经富庶鼎盛,说明是有实力的,不是虚假的繁荣,没有实力,也就没有生命力,那只能是昙花一现,过不了几年就烟消云散,灰飞烟灭。由此可见,首邑,不是虚名,而是务实的象征。
      再从闽侯的人文来说,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人杰地灵,辈出精英:宋代理学先驱陈襄,明朝大臣黄镐,清末邮传尚书陈璧,北洋水师名将方伯谦,民国国府主席林森,报界先驱林白水,著名女作家庐隐,工运领袖林祥谦,化学名家侯德榜,天文学家张玉哲……这些闽侯先贤,哪一个不是务实者,哪一个不是实干家?这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再说闽侯的现在,三城建设,如火如荼;青口东南汽车城的崛起,成为闽侯的支柱产业。上街大学城的建成,引来了近10万莘莘学子,成为全省文化教育的聚宝盆。县城新区建设,绘就新篇,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新兴的工业产业基地。这一切,假如没有务实的精神,行吗?不务实,哪一个城也建不成,不务实,就没有闽侯今天的辉煌。闽侯的辉煌是用汗水写成的。赫尔岑也是这样说的:“在科学上除了汗流满面是没有其他获致的方法的。”
      从古至今,闽侯人用辛勤的双手创造了历史,用血汗熔铸了辉煌。那么,要继续保持务实的精神,闽侯人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从小事做起。拿破仑说:“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列宁也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东汉时期有个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他父亲的一位朋友见状,对他提出批评,而陈蕃却振振有词地回答:有志者应干天下的大事,怎么能去做打扫房屋这样的小事呢?我们在为陈蕃有这一远大理想而叫好的同时,又为他缺少务实精神而感到遗憾。不错,一个人的志向应该远大,但要实现这一远大理想,却只能踏踏实实地从眼前的点滴小事做起,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肯做,最终一事无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国计民生,是大事。一个人的衣食住行,举止谈吐,是小事,也是大事。一个地方的环境、设施、卫生、交通,是小事,也是大事。一件件把它做好,一项项抓落实,这就是务实。
      二、不要急于求成。培根说:“过于求速是作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著名画家达·芬奇投师学画时,老师只让他画蛋,他起初还有点兴致,可后来就觉得单调了,学画也懒惰了。老师发现后对他说:“别以为画蛋简单、容易,在一千蛋中,从来没有两个形状是完全相同的,要在画纸上准确地把它表现出来,非下一番苦功不可。多画蛋就是训练眼睛观察事物的能力,等到手眼一致,能把细微差别表现出来,那么,画任何形象都应付自如了。”在老师的开导下,达·芬奇经过艰苦的磨炼,终于成为名垂千古的画家。伟大事业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司马迁为了写一部能传之后世的史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南游江淮,北上齐鲁,考察山川湖泊,探寻历史遗迹,了解风土人情,搜集民间史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花费几十年时间,写出历史巨著——《史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是致理名言。
      经济建设,科学发展,也应当循序渐进,遵循规律办事。五十年代的共产风,对中国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所以,务实,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三、不要只说不做。鲁迅说:“空谈这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么来的,它终究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夸夸其谈,说得多做得少,自古就是令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感到耻辱的。有人说“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确实,说一百句恰当的话,还不如选定方向踏踏实实地去做。古代思想家荀况说过:“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路虽近,但如果不走就不会到达;事虽小,但如果不去做就不会成功。
      一个人,一个政府应该注重务实精神,言行一致,少说多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理想的彼岸。
      务实,闽侯精神的内涵。务实是闽侯的传统,我们要继往开来,把务实贯穿始终。闽侯的事业,如日中天,闽侯的未来,更加灿烂辉煌!(徐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