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明 开拓未来
内容更新时间:2009-10-19 09:44:23来源:闽侯乡音报
我觉得城市精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塑造,一是充分展示城市本地的文化底蕴,一个是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塑造适合自己城市的路子。我们为什么要提炼闽侯精神呢?一个是有利于激发广大闽侯人民建设新闽侯的热情,一个有力于展示我们闽侯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那么,闽侯具有哪些悠久的文化底蕴呢?首先,我们来说说闽侯的一些名人:
首先,在我们近代历史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名人有民族英雄林则徐、民主革命者林觉民、启蒙思想家严复、报界先驱林白水、“二七”烈士林祥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等。另外,宋朝被称为“海滨四先生”之一的周希孟、明朝户部尚书黄镐、明清年间的张利民、宋鸿图这些名人,也给我们闽侯带来了悠久的历史传说。这对于提炼闽侯的精气神,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
我看到过好多关于闽侯精神的表述语,比如“承远古文明,展首邑气概;集百川和谐,铸海西雄风”,其创意说明是“闽侯是八闽首邑,有历史悠久的昙石山文化,承载着千年的远古文明,展现了雄厚的文化底蕴;林则徐曾经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形容福州的地理文化,而闽侯呈‘C’字形环绕福州,聚集了百川的和谐氛围,涵盖着福州文化的同时接纳着海外的文明成就,必将铸就海西雄风。”这则表述语就充分展示了城市精神的两个方面。既有文化底蕴的展示,又有紧跟新时代步伐蓬勃朝气。
我曾经写过一则关于闽侯精神的表述语:“跟进海西建设,构建和谐闽侯。”这则表述语的目的,就是结合当今建设海西的新浪潮,融合了“海西建设”和“和谐社会”两大主题,把建设海西,构建新闽侯为重点词汇,从而为新闽侯构建做好动员。
2004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5年来,海西建设构想得到了党中央始终如一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全面阐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相关政策等一系列内容,这对福建的台商投资区有深远的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分析区域经济布局和海峡两岸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引起海内外各界广泛关注。
要知道,我们闽侯有众多的亲人在台湾,作为和我们血溶于水的亲人,他们的第一希望是两岸早一点“三通”,这是目前最需要的。实现“三通”后,在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将更进一步,这样统一大业的步伐也将自然加快。往后,闽侯的发展应该吸引能产生产业效应的大财团、规模企业,带动配套产业进来。比如闽侯青口镇的东南汽车城,一家汽车公司进来就引进其他的周边企业一起进来,而以国际品牌产品折扣店、休闲、娱乐中心现代服务业著称的奥特莱斯折扣城项目落户闽侯县南通镇等等,这些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将给闽侯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
所以,我认为闽侯精神的提炼,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个是文化底蕴,一个是新闽侯建设。如果我们拥有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抓住海西建设的大机遇,即力争把闽侯建成福建经济强县,在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等各方面力创一流县市,那么,闽侯精气神就体现出来了。(尤培坚)
那么,闽侯具有哪些悠久的文化底蕴呢?首先,我们来说说闽侯的一些名人:
首先,在我们近代历史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名人有民族英雄林则徐、民主革命者林觉民、启蒙思想家严复、报界先驱林白水、“二七”烈士林祥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等。另外,宋朝被称为“海滨四先生”之一的周希孟、明朝户部尚书黄镐、明清年间的张利民、宋鸿图这些名人,也给我们闽侯带来了悠久的历史传说。这对于提炼闽侯的精气神,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
我看到过好多关于闽侯精神的表述语,比如“承远古文明,展首邑气概;集百川和谐,铸海西雄风”,其创意说明是“闽侯是八闽首邑,有历史悠久的昙石山文化,承载着千年的远古文明,展现了雄厚的文化底蕴;林则徐曾经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形容福州的地理文化,而闽侯呈‘C’字形环绕福州,聚集了百川的和谐氛围,涵盖着福州文化的同时接纳着海外的文明成就,必将铸就海西雄风。”这则表述语就充分展示了城市精神的两个方面。既有文化底蕴的展示,又有紧跟新时代步伐蓬勃朝气。
我曾经写过一则关于闽侯精神的表述语:“跟进海西建设,构建和谐闽侯。”这则表述语的目的,就是结合当今建设海西的新浪潮,融合了“海西建设”和“和谐社会”两大主题,把建设海西,构建新闽侯为重点词汇,从而为新闽侯构建做好动员。
2004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5年来,海西建设构想得到了党中央始终如一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全面阐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相关政策等一系列内容,这对福建的台商投资区有深远的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分析区域经济布局和海峡两岸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引起海内外各界广泛关注。
要知道,我们闽侯有众多的亲人在台湾,作为和我们血溶于水的亲人,他们的第一希望是两岸早一点“三通”,这是目前最需要的。实现“三通”后,在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将更进一步,这样统一大业的步伐也将自然加快。往后,闽侯的发展应该吸引能产生产业效应的大财团、规模企业,带动配套产业进来。比如闽侯青口镇的东南汽车城,一家汽车公司进来就引进其他的周边企业一起进来,而以国际品牌产品折扣店、休闲、娱乐中心现代服务业著称的奥特莱斯折扣城项目落户闽侯县南通镇等等,这些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将给闽侯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
所以,我认为闽侯精神的提炼,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个是文化底蕴,一个是新闽侯建设。如果我们拥有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抓住海西建设的大机遇,即力争把闽侯建成福建经济强县,在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等各方面力创一流县市,那么,闽侯精气神就体现出来了。(尤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