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 行高为范

内容更新时间:2009-09-11 15:34:54来源:闽侯乡音报

      今年9月,洋里中学教师余秀春获得了“福建省优秀农村教师”的荣誉称号,对于这个荣誉,余老师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并时刻以“学高为师,行高为范”要求自己,以立足本职工作,扎根山区,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人生目标。
扎根山区  提升自我
      在山区的20年间,余老师先后任教于洋里乡梧溪小学、闽侯罗桥中学,从1995年8月至今在洋里中学任数学教师。
      高中毕业后,年仅20岁的余秀春就到自己的家乡——洋里梧溪小学任代课老师。当时学校仅有100多名学生,教学设备简陋,教师资源奇缺。只有高中文凭的她兼任语文、数学等多学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余秀春深感自己学识不足,主动参加省教育学院的函授课程学习,获得了大专文凭。又于2004年获得师大网络教育学院数学教育专业本科文凭。
      “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余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山区交通不便,但现在计算机网络十分普及,学生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得最新的知识和信息,老师也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否则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她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她多次到县实验中学、闽侯四中等校听课,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并在2004年度的洋里“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优胜。2008年,她荣获县教育局的“教育教学贡献奖”,她的教学论文《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也获得县一等奖。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2005年,余秀春接任了初一年段成绩最差的一个班级,上课纪律差到连课任老师都无法正常上课。经过调查,她发现班上有一半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教育链出现缺失。但她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加上班上同学的“热心”,感化了那些冥顽的心灵。她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利用班内成绩优秀的同学进行“结对子,一帮一”帮教。仅一年时间,这个班的班风完全改变了,课任老师也说:“现在到这个班上课,感觉真好。”
      余秀春觉得,那些被人们认为是坏学生的孩子,其实是很懂礼的,只要摸索到他们的内心,通过心理战术就能将他们教育好。余秀春的班上曾经有个喜欢捣乱犯错的学生,当他面对老师批评的时候,总将脸朝向别的地方,不正视老师,也不搭理老师。经过一个月的观察,余秀春发现这个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经过打听,得知他在小学的时候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被老师轻视,行为发生了偏激。于是,余秀春再次将他叫到办公室并中肯地对他说:“老师是很尊重你的,希望你也尊重老师,我不会因为你的行为而看不起你,请你正视我的眼睛。”得到老师的尊重,是他内心最想得到的满足,余秀春切中了要害,使他接受了批评,从此一心向好。
唯一的女性数学老师
      余秀春是洋里中学14名数学教师里唯一的女性,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余秀春给人的感觉是十分低调、谦虚。她认为比她优秀的老师多的是,这次能获得“省优秀农村教师”的荣誉,是同事们给她机会。
      数学教研组组长谢祖永告诉记者,余秀春十分刻苦,很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一名女性教师,她一点不逊色于男教师,而女性独有的细腻、耐心,更是其他男教师所不具备的。
      9月10日教师节,余秀春收到了众多来自学生鲜花与短信的祝福,此刻是她最感欣慰的时候,也是她最幸福的时候。(记者  黄 凌  陈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