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委员生活锤炼了我”
内容更新时间:2009-08-21 11:59:14来源:闽侯乡音报
编者按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为了热情讴歌社会主义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回顾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展示委员风采,县政协办公室同本报联合开辟“我与人民政协”专栏,从本期起刊登有关文章,请广大读者予以关注。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屈指算来,我已走过了38年的人生旅程,其间有过无数坎坷与曲折,也享受过许多喜悦与满足,而最令人难忘又最值得回味的,当属六年前我与人民政协的结缘。
激动的心情仿佛又回到了2003年12月,我荣幸地被推选为闽侯县七届政协委员。当我捧着鲜红的委员证时,一种神圣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美术教师,虽然我也满怀一份爱国之情,虽然我也拥有一颗忧民之心,但从未想到过有一天自己也能直接参政议政。想当初,我对政协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说是十分肤浅,甚至还有过偏见。记得最早是在中学的政治课本上知道“人民政协”这个名词的,但留在印象中的也只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四句话。跨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后,曾一度主观地认为政协只不过是为那些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发挥余热而设立的一个政治组织而已。政协充其量不过是“桌上的花瓶”——漂亮的摆设。但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和肤浅。五六年来,历届主席、副主席、常委不厌其烦的指点,培养,鼓励 ;历届老委员的帮助,熏陶,感染,使我由一名对政协“不屑一顾”的“毛头委员”逐步成长为一名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从而使我对政协的认识也得到了理论升华。
回顾多年来的工作,我最想说的是:正是委员这角色让我更加懂得了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责任感,正是这么多年的委员生活锤炼了我,让我获得了更多新知识,更好地施展了自己的才华,让我感受到政协大家庭的温暖。在政协这个大家庭中,我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进入政协组织后,我才真切的感受到当好政协委员的不容易,如何写提案,如何搞调研,如何在会上发言?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幸好政协组织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地方,一专多能者数不胜数。六年来,我这名“小学生”遇上了许多“好老师”,老委员的言传身教,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尤其是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那种“铁肩担道义,为民代好言”的高度责任感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合格的委员必须要发挥自身优势,深入体察民情,充分反映民意。政协是个大“熔炉”。欲“熔”必先“容”,政协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容不同党派、容不同界别、容不同身份、容不同意见、容不同声音,最后经过摩擦、碰撞、整合,进而升温熔化、聚合,使“不同”变为“和谐”。政协鼓励大家充分发表不同意见,为了使委员提案和建议更真实客观,更具可操作性,政协组织委员视察、调研、暗访、座谈,这些不仅为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年轻委员提供了锻炼机会。几年来,我向县政协报送社情民意30多篇,我自己独立纂写的提案有17件,内容涉及文化、环保、旅游、城建、教育,卫生等方面,提案得到了县政府、县政协有关领导的肯定,当亲眼目睹我的提案得到了领导的重视,部分提案被有关部门采纳,涉及的问题已得到解决时,我的内心感到莫大的欣慰,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肩负的责任和提案的价值。因为我说出了老百姓心里想说的话,真实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六年来直接参与政协的各项活动,使我对政协有了浓厚的感情,使我深刻地体验到了人民政协在国家和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政协以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为己任;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职责。我深切感受到李瑞环同志所说的“政协委员是地位,是荣誉,更是责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每一回我参加了政协大会,宾馆、政府门前……到处悬挂的“向政协委员学习”、“向政协委员致敬”的大红横幅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光荣和自豪。在彩旗和鲜花的簇拥下,我们步入会场,大会的严谨和隆重让我肃然起敬,热血沸腾。当庄严的国歌奏响时,站在委员中,我的那份激动,那份自豪,那份骄傲又岂能用笔墨来形容。在最初的激动过后,我更多的是诚惶诚恐,深感责任之重大。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聆听了领导们精彩的讲话和委员们的座谈讨论,我明白了政协的性质、职责和任务,明白了原来那么多的民心顺民意的被老百姓称赞的好事是政协委员们提案的结果,更明白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这是党的信任,界别的委托,群众的期望啊。“政协是舞台,委员是演员”,委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政协形象,关系到政协职能发挥的水平。
政协真是一个大学校,在这里不断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我感到自己获益匪浅。 因为我书画的专长,因为政协这个平台,给了我许多学习知识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中国美术教育》、《美术大观》、《书法报》、《美术报》、《书与画》,《当代印象》,《幸福生活指南》,《中国书画报》、《海峡都市报》、《福建日报》、《福州日报》、《福州晚报》等数十家报纸和杂志上经常发表我的活动信息、委员风采和书画作品,不同程度地展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经常参加政协组织的参观、视察、调研等活动,以及参与一些会议和活动的筹备,使我从中更多地了解了政协,也促使我更多地学习了政协理论知识,感受到了政协那特有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协这所学校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人人都是老师,又都是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政协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从领导到委员,大家包容谅解、平等议事。政协是一处联谊交友的好场所,与部门联系多,对外交往多,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共同发展。政协是一个参谋部,发挥优势,履行职能,为党委、政府决策建言,为经济发展献策。对政协工作的参与实践,使我深深喜欢上了政协这个广阔的舞台!
从与政协素不相识到萍水相逢,进而相知,到深深的产生感情,我只能说这是一种与政协的“缘”,并为与政协的这种“缘分”而终身不悔。作为一名六年的政协委员,今后更要继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政协的各项活动,继续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积极反映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反映群众的心声,参政议政,为政协工作增光添彩,做一个优秀的政协委员,为建设八闽首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上一名政协委员,参与人民政协的工作、活动,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庆幸的事,它将镌刻在我的心灵上,直到永远永远……(邓春晖)
激动的心情仿佛又回到了2003年12月,我荣幸地被推选为闽侯县七届政协委员。当我捧着鲜红的委员证时,一种神圣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美术教师,虽然我也满怀一份爱国之情,虽然我也拥有一颗忧民之心,但从未想到过有一天自己也能直接参政议政。想当初,我对政协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说是十分肤浅,甚至还有过偏见。记得最早是在中学的政治课本上知道“人民政协”这个名词的,但留在印象中的也只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四句话。跨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后,曾一度主观地认为政协只不过是为那些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发挥余热而设立的一个政治组织而已。政协充其量不过是“桌上的花瓶”——漂亮的摆设。但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和肤浅。五六年来,历届主席、副主席、常委不厌其烦的指点,培养,鼓励 ;历届老委员的帮助,熏陶,感染,使我由一名对政协“不屑一顾”的“毛头委员”逐步成长为一名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从而使我对政协的认识也得到了理论升华。
回顾多年来的工作,我最想说的是:正是委员这角色让我更加懂得了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责任感,正是这么多年的委员生活锤炼了我,让我获得了更多新知识,更好地施展了自己的才华,让我感受到政协大家庭的温暖。在政协这个大家庭中,我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进入政协组织后,我才真切的感受到当好政协委员的不容易,如何写提案,如何搞调研,如何在会上发言?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幸好政协组织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地方,一专多能者数不胜数。六年来,我这名“小学生”遇上了许多“好老师”,老委员的言传身教,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尤其是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那种“铁肩担道义,为民代好言”的高度责任感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合格的委员必须要发挥自身优势,深入体察民情,充分反映民意。政协是个大“熔炉”。欲“熔”必先“容”,政协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容不同党派、容不同界别、容不同身份、容不同意见、容不同声音,最后经过摩擦、碰撞、整合,进而升温熔化、聚合,使“不同”变为“和谐”。政协鼓励大家充分发表不同意见,为了使委员提案和建议更真实客观,更具可操作性,政协组织委员视察、调研、暗访、座谈,这些不仅为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年轻委员提供了锻炼机会。几年来,我向县政协报送社情民意30多篇,我自己独立纂写的提案有17件,内容涉及文化、环保、旅游、城建、教育,卫生等方面,提案得到了县政府、县政协有关领导的肯定,当亲眼目睹我的提案得到了领导的重视,部分提案被有关部门采纳,涉及的问题已得到解决时,我的内心感到莫大的欣慰,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肩负的责任和提案的价值。因为我说出了老百姓心里想说的话,真实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六年来直接参与政协的各项活动,使我对政协有了浓厚的感情,使我深刻地体验到了人民政协在国家和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政协以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为己任;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职责。我深切感受到李瑞环同志所说的“政协委员是地位,是荣誉,更是责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每一回我参加了政协大会,宾馆、政府门前……到处悬挂的“向政协委员学习”、“向政协委员致敬”的大红横幅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光荣和自豪。在彩旗和鲜花的簇拥下,我们步入会场,大会的严谨和隆重让我肃然起敬,热血沸腾。当庄严的国歌奏响时,站在委员中,我的那份激动,那份自豪,那份骄傲又岂能用笔墨来形容。在最初的激动过后,我更多的是诚惶诚恐,深感责任之重大。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聆听了领导们精彩的讲话和委员们的座谈讨论,我明白了政协的性质、职责和任务,明白了原来那么多的民心顺民意的被老百姓称赞的好事是政协委员们提案的结果,更明白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这是党的信任,界别的委托,群众的期望啊。“政协是舞台,委员是演员”,委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政协形象,关系到政协职能发挥的水平。
政协真是一个大学校,在这里不断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我感到自己获益匪浅。 因为我书画的专长,因为政协这个平台,给了我许多学习知识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中国美术教育》、《美术大观》、《书法报》、《美术报》、《书与画》,《当代印象》,《幸福生活指南》,《中国书画报》、《海峡都市报》、《福建日报》、《福州日报》、《福州晚报》等数十家报纸和杂志上经常发表我的活动信息、委员风采和书画作品,不同程度地展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经常参加政协组织的参观、视察、调研等活动,以及参与一些会议和活动的筹备,使我从中更多地了解了政协,也促使我更多地学习了政协理论知识,感受到了政协那特有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协这所学校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人人都是老师,又都是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政协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从领导到委员,大家包容谅解、平等议事。政协是一处联谊交友的好场所,与部门联系多,对外交往多,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共同发展。政协是一个参谋部,发挥优势,履行职能,为党委、政府决策建言,为经济发展献策。对政协工作的参与实践,使我深深喜欢上了政协这个广阔的舞台!
从与政协素不相识到萍水相逢,进而相知,到深深的产生感情,我只能说这是一种与政协的“缘”,并为与政协的这种“缘分”而终身不悔。作为一名六年的政协委员,今后更要继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政协的各项活动,继续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积极反映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反映群众的心声,参政议政,为政协工作增光添彩,做一个优秀的政协委员,为建设八闽首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上一名政协委员,参与人民政协的工作、活动,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庆幸的事,它将镌刻在我的心灵上,直到永远永远……(邓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