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工部枕峰小学支部的秘密战斗
内容更新时间:2009-08-21 11:45:46来源:闽侯乡音报

林伯瑞翻阅自己珍藏的历史资料。 陈燕 摄
8月12日,记者来到枕峰村拜访了现年84岁的林伯瑞同志。1947年2月,时年22岁的林伯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福州市城工部枕峰小学支部的一员。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回顾那段充满热情的战斗岁月,林伯瑞结合他珍藏的珍贵资料——省、市、县各级组织史等各类革命史,向记者述说了城工部枕峰村小学支部的许多秘密战斗故事。
1946年9月,枕峰村小学开学了。失学在家的林伯瑞时常到学校打球,遇到了在校当教员的老同学林烱模。当时的林烱模已经是中共地下党员。在他的影响下,林伯瑞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于1947年2月秘密入党。在林伯瑞介绍下,族人林依冬、林伯华等也陆续结识了林烱模等人,也入了党。他们追随魏清、程宝兰、林烱模等同志,秘密开展各项革命活动。
魏清、程宝兰、林烱模以教员身份,白天为小学生讲课,晚上则办起农民夜校,传授知识,传播革命思想,开展农运工作。除了魏清负责枕峰小学的夜校外,支部还派林烱模到槐兰小学夜校上课,以便充分开展农运工作。在他们的积极宣传下,枕峰村小学支部发展了十几名农运积极分子入党,壮大了革命队伍。
枕峰村地处福州转道南阳顶省委机关及闽南各县市的咽喉地带。应上级要求,魏清和林烱模配合程宝兰同志(中共福州城工部副部长李铁的夫人),以枕峰小学为据点,建立地下秘密联络站,负责安全接送省、市委领导及地下革命工作者经水路转赴南阳顶省委机关或大洋闽中游击队驻地。不到一年时间,他们接送同志就达100多人次,其中包括省委领导曾镜冰、阮英平等多次接送。一般接送路线是,从福州城中李铁副部长家出发到峡北,由联络站派出的船老大接上船,躲开驻扎在峡北的国民党宪兵队,绕道禄家村,然后再到枕峰小学过夜,第二天凌晨由水路到辅翼村,接下来就由辅翼村联络站的同志负责接送。
林伯瑞记的最清楚的一次是,1947 年5月,伪福州水警司令部警卫排长、中共地下党员陈统安与其他同志里外应合,从敌内部盗出2挺机关枪和数支驳壳枪。武器由其他同志护送,经水路到南通十八重溪后运到南阳顶省委机关。陈统安则和随同人员秘密到达枕峰村,分别在林依冬、林伯瑞、林依务家住了数天,在他们掩护下,在一个下雨的黑夜,从后山绕到江边,乘坐联络站联系的船只到了辅翼,后成功到达南阳顶省委机关。
在做好联络站工作的同时,他们以小学为掩护,办了个简易的印刷所,多次承印由福州城工部主办、李铁主编的进步刊物《火炬》。并自编自印夜校学生学习小册子和进步歌集,翻印传单及党内文件。1947年7月中旬,闽浙赣区党委在林森县尚干南阳顶召开会议。会议开了一个多月,于8月28日通过了《闽浙赣人民斗争特点与闽浙赣人民游击战争的指示——接受华东局灰日指示的指示》(简称《八·二八指示 》)。期间,枕峰小学印刷所承印了部分会议所用的材料,其中包大量的《八·二八指示 》文件。
为了支持闽中游击队积极开展游击战,枕峰村小学支部成员还冒着巨大危险,秘密筹资购买枪支弹药。
1947年12月,枕峰村小学支部解散。受城工部事件影响,当地地下党员失去了和组织的联系。但是,像林伯瑞一样,留在当地的地下党员依然坚定着自己的革命信念,默默地为党的解放事业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满怀信心地迎接解放的那一天。
解放后,林伯瑞当了一名教师,于1956年再次入党。在已经平反的城工部干部程宝兰证明下,林伯瑞于1983年恢复1947年第一次入党的党籍。退休后,他积极联络尚干七里地区的革命同志,主编了《闽侯七里革命史略》。同时,他还主编了《七里教育史略》《夕阳红》《枕峰志谱》。(记 者 陈燕)
1946年9月,枕峰村小学开学了。失学在家的林伯瑞时常到学校打球,遇到了在校当教员的老同学林烱模。当时的林烱模已经是中共地下党员。在他的影响下,林伯瑞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于1947年2月秘密入党。在林伯瑞介绍下,族人林依冬、林伯华等也陆续结识了林烱模等人,也入了党。他们追随魏清、程宝兰、林烱模等同志,秘密开展各项革命活动。
魏清、程宝兰、林烱模以教员身份,白天为小学生讲课,晚上则办起农民夜校,传授知识,传播革命思想,开展农运工作。除了魏清负责枕峰小学的夜校外,支部还派林烱模到槐兰小学夜校上课,以便充分开展农运工作。在他们的积极宣传下,枕峰村小学支部发展了十几名农运积极分子入党,壮大了革命队伍。
枕峰村地处福州转道南阳顶省委机关及闽南各县市的咽喉地带。应上级要求,魏清和林烱模配合程宝兰同志(中共福州城工部副部长李铁的夫人),以枕峰小学为据点,建立地下秘密联络站,负责安全接送省、市委领导及地下革命工作者经水路转赴南阳顶省委机关或大洋闽中游击队驻地。不到一年时间,他们接送同志就达100多人次,其中包括省委领导曾镜冰、阮英平等多次接送。一般接送路线是,从福州城中李铁副部长家出发到峡北,由联络站派出的船老大接上船,躲开驻扎在峡北的国民党宪兵队,绕道禄家村,然后再到枕峰小学过夜,第二天凌晨由水路到辅翼村,接下来就由辅翼村联络站的同志负责接送。
林伯瑞记的最清楚的一次是,1947 年5月,伪福州水警司令部警卫排长、中共地下党员陈统安与其他同志里外应合,从敌内部盗出2挺机关枪和数支驳壳枪。武器由其他同志护送,经水路到南通十八重溪后运到南阳顶省委机关。陈统安则和随同人员秘密到达枕峰村,分别在林依冬、林伯瑞、林依务家住了数天,在他们掩护下,在一个下雨的黑夜,从后山绕到江边,乘坐联络站联系的船只到了辅翼,后成功到达南阳顶省委机关。
在做好联络站工作的同时,他们以小学为掩护,办了个简易的印刷所,多次承印由福州城工部主办、李铁主编的进步刊物《火炬》。并自编自印夜校学生学习小册子和进步歌集,翻印传单及党内文件。1947年7月中旬,闽浙赣区党委在林森县尚干南阳顶召开会议。会议开了一个多月,于8月28日通过了《闽浙赣人民斗争特点与闽浙赣人民游击战争的指示——接受华东局灰日指示的指示》(简称《八·二八指示 》)。期间,枕峰小学印刷所承印了部分会议所用的材料,其中包大量的《八·二八指示 》文件。
为了支持闽中游击队积极开展游击战,枕峰村小学支部成员还冒着巨大危险,秘密筹资购买枪支弹药。
1947年12月,枕峰村小学支部解散。受城工部事件影响,当地地下党员失去了和组织的联系。但是,像林伯瑞一样,留在当地的地下党员依然坚定着自己的革命信念,默默地为党的解放事业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满怀信心地迎接解放的那一天。
解放后,林伯瑞当了一名教师,于1956年再次入党。在已经平反的城工部干部程宝兰证明下,林伯瑞于1983年恢复1947年第一次入党的党籍。退休后,他积极联络尚干七里地区的革命同志,主编了《闽侯七里革命史略》。同时,他还主编了《七里教育史略》《夕阳红》《枕峰志谱》。(记 者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