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闹元宵

内容更新时间:2009-02-09 09:08:24来源:闽侯乡音报

花灯。
 
陆地行舟。
 
金牛彩车,牛气冲天。
 
现场人山人海。
 
 
    
      
      本报讯  大红灯笼高高挂,五彩气球冉冉飘。昨晚,2009年闽侯县民间民俗文化闹元宵活动拉开了序幕。县城街心广场、街心公园旁人声鼎沸,锣鼓喧天。笑声、鼓声编织成节日中美妙的旋律,热情十足的舞狮、摇曳多彩的灯火、涌动的人海构成动感多姿的画面,让县城显得如梦如幻。
      昨晚7时左右,记者在街心公园看到,100多崭花灯造型各异,流光溢彩,每盏花灯下还有一条谜语,吸引不少群众过来猜谜。大约半小时后,三辆彩车从街心路驶来,当彩车缓缓行至街心广场附近时,市民随即蜂拥而至,前往观看,原本宽敞的广场,被市民挤得摩肩接踵。有的家长把孩子顶在肩膀上,有的子女们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年老的爸妈,缓缓地随着人流往前走。一对年轻的夫妇,牵着孩子挤到被围得水泄不通的舞狮表演前,父亲用双手把孩子举到肩上,小孩则全神贯注地看着舞狮,稚气的脸上不时露出得意的微笑。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节日的笑容。花担、旱船、大头娃娃等表演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
      就在广场中心,一场凸显民间民俗特色的元宵文艺晚会在热烈喜庆的氛围中隆重举行。福州市民俗节专家评审组成员、县四套班子领导及广大干部群众共同欣赏了这场晚会。市民俗节专家评审组成员之一、福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方炳桂对我县的元宵晚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闽侯县是个拥有丰富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福州民俗文化的根在闽侯。本次元宵晚会的节目体现了地方特色。尤其是民间舞蹈《花担》及《陆地行舟》充分反映了闽侯的民间生活,这两个民俗在别的地方是没有的。自解放后,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花担’这个民俗活动。福州话中有句俗语叫:‘城里灯笼乡下骨’,从本次元宵晚会可以看出,闽侯的相关部门是很用心去保留民俗文化的。”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闹元宵活动推出了12种民间民俗文艺活动,其中包括舞狮、舞龙、高跷、腰鼓、大头娃娃、花担、旱船等。与往年相比,今年元宵活动以民间民俗文化为主,穿插了各个乡镇的文化特色,弘扬民族先进文化,积极促进非物质文化的普及推广。(记 者   黄和荣)
 
舞龙。
 
独具特色的花担表演。
 
引吭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