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险何所惧 山乡腾飞恰逢时
内容更新时间:2008-01-02 16:17:35来源:闽侯乡音报
编者按:“建好三城带动山区,全力构建和谐闽侯”是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战略,也是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举措。如今,两年过去了,取得哪些成效?哪些经验值得交流总结?本期起本报推出“三城带动山区”系列报道,介绍建好三城带动山区战略实施以来的经验、成效,以便更好的推动“建好三城带动山区,全力构建和谐闽侯”这一战略的实施。
■ 记 者 陈 燕 通讯员 谢智榕 陈金珠
12月18日,洋里山区的高山峻岭间大雾弥漫。可是就在这险峻的山间,接连大坪至洋里的X111县道建设工地上,有四班人马正在不同地段加紧施工:有的在忙碌地浇灌水泥,有的在驾驶钩机挖凿山壁、添埋深沟,有的在颠簸中运输石方,有的在垒砌石基……在大雾中,他们的身后就是陡峭的山壁,身旁就是万丈深渊。经过近五个月的建设,目前X111县道已基本完成全程的成形路基,已铺设水泥路面5公里。“我们这条路完全是按照正四级水泥公路标准建设的,这在山区公路中算最好的了。路面宽6.5米,全长14公里多, 弯道比以前少了一半,坡度大大下降,最大一处下降了10米。”陪同记者参观县道建设情况的承包方代表李希腾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并感叹:“公路总造价1700多万,现在的政府对山区基础设施的投入真大!”
巧抓机遇 大搞基础建设
“这几年随着我县‘建好三城,带动山区’的政策实施,山区的建设加快了发展速度。县委、县政府尤其加大了对山区基础建设的投入。改造拓宽X111县道,是洋里乡人民几十年的愿望。今年县委、县政府将这条公路改造列入全县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拨款500万元,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确保了这条公路改造拓宽顺利进行。”洋里乡党委书记徐道旺告诉记者,“修这条路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对政府花大钱修路,不管是干部还是老百姓都欢欣鼓舞。为了修好这条公路,我们乡政府全体干部都下到沿线的每家每户,做好宣传,如今已全部完成拆迁交地工作,并做到了地面物零赔偿。”
据了解,以前的X111县道路面宽只有3.5~4.5米,全程大小弯道多达358个,50米内没有直线,而且陡坡也多,事故不断,成为洋里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路修好后,洋里乡的社会经济将会得到长足发展。”徐道旺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据洋里乡乡长吴国立介绍,03至06年四年间,洋里乡共筹集资金1700多万元,其中县政府约扶持资金300万,完成铺设水泥路面9条63公里。今年乡里再筹集资金2700多万元,其中县政府扶助725万元,对大坪至洋里、刘洋到墓头、安仁至猫格、洋里至东桥4条公路进行拓宽改造、铺设水泥路面。吴国立说:“其中洋里至东桥公路属县际公路,它的建成将使我乡的生产更方便,更有利于县际贸易往来,同时群众走亲访友也更方便。”
“这几年随着我县‘建好三城,带动山区’的政策实施,山区的建设加快了发展速度。县委、县政府尤其加大了对山区基础建设的投入。改造拓宽X111县道,是洋里乡人民几十年的愿望。今年县委、县政府将这条公路改造列入全县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拨款500万元,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确保了这条公路改造拓宽顺利进行。”洋里乡党委书记徐道旺告诉记者,“修这条路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对政府花大钱修路,不管是干部还是老百姓都欢欣鼓舞。为了修好这条公路,我们乡政府全体干部都下到沿线的每家每户,做好宣传,如今已全部完成拆迁交地工作,并做到了地面物零赔偿。”
据了解,以前的X111县道路面宽只有3.5~4.5米,全程大小弯道多达358个,50米内没有直线,而且陡坡也多,事故不断,成为洋里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路修好后,洋里乡的社会经济将会得到长足发展。”徐道旺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据洋里乡乡长吴国立介绍,03至06年四年间,洋里乡共筹集资金1700多万元,其中县政府约扶持资金300万,完成铺设水泥路面9条63公里。今年乡里再筹集资金2700多万元,其中县政府扶助725万元,对大坪至洋里、刘洋到墓头、安仁至猫格、洋里至东桥4条公路进行拓宽改造、铺设水泥路面。吴国立说:“其中洋里至东桥公路属县际公路,它的建成将使我乡的生产更方便,更有利于县际贸易往来,同时群众走亲访友也更方便。”
优化农业结构 煮香三苦菜
“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山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去年县里就扶持了30万元用于洋里乡的农业综合开发。在平山合作中,荆溪镇做为我们乡的对口单位,去年就扶持洋里乡7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吴国立告诉记者。“有了这些扶持,洋里乡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
据介绍,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洋里乡已经形成粮、林、果、蔬四大主导产业。今年,全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140亩,产量13477吨。造林5309亩。蔬菜种植30700亩,产量6.55万吨,已经形成六个千亩蔬菜基地:刘洋的白菜、萝卜种植基地;梧溪、友泉、茶苑的佛手瓜生产基地;田垱的茭白种植基地;洋头的茄子、豆类种植基地。这些蔬菜种植基地正在不断巩固和拓展中。“据我所知,今年的蔬菜种植户中,收益最多的可达30几万。种植佛手瓜的农户中,最多的可收入十几万,一般的农户也可收入几万元。”吴乡长说。
这几年,在我县有关政策扶持下,洋里乡积极发展“三苦”生产。苦桔种植面积至春节将超过2000亩,已种植的300亩,年产量可达450吨,可创产值250万元。苦菜新种50亩,产量25吨,创产值5万元;苦竹抚育垦复3000亩,新种300亩,产量1000吨,创产值200万元。
在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洋里乡以科技兴农,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此,洋里乡引进福州雪峰顶度假观光花园;为台湾嘉梅农场牵线,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开展有机茶生产研究;并继续扶持原有的农业化企业,并创造条件开展立体养殖。
“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山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去年县里就扶持了30万元用于洋里乡的农业综合开发。在平山合作中,荆溪镇做为我们乡的对口单位,去年就扶持洋里乡7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吴国立告诉记者。“有了这些扶持,洋里乡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
据介绍,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洋里乡已经形成粮、林、果、蔬四大主导产业。今年,全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140亩,产量13477吨。造林5309亩。蔬菜种植30700亩,产量6.55万吨,已经形成六个千亩蔬菜基地:刘洋的白菜、萝卜种植基地;梧溪、友泉、茶苑的佛手瓜生产基地;田垱的茭白种植基地;洋头的茄子、豆类种植基地。这些蔬菜种植基地正在不断巩固和拓展中。“据我所知,今年的蔬菜种植户中,收益最多的可达30几万。种植佛手瓜的农户中,最多的可收入十几万,一般的农户也可收入几万元。”吴乡长说。
这几年,在我县有关政策扶持下,洋里乡积极发展“三苦”生产。苦桔种植面积至春节将超过2000亩,已种植的300亩,年产量可达450吨,可创产值250万元。苦菜新种50亩,产量25吨,创产值5万元;苦竹抚育垦复3000亩,新种300亩,产量1000吨,创产值200万元。
在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洋里乡以科技兴农,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此,洋里乡引进福州雪峰顶度假观光花园;为台湾嘉梅农场牵线,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开展有机茶生产研究;并继续扶持原有的农业化企业,并创造条件开展立体养殖。
借用一片天 发展“飞地工业”
“今年我们乡的七项经济指标中,有五项超标,两项按序时进度完成。”徐道旺对记者说。据了解,洋里乡依托三城建设,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积极发展“飞地工业”,已初显成效。目前已落户的6家企业,实现产值6000万元,并且发展势头强劲。8月份,租赁在白沙的闽侯朝鑫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在乡政府的扶持之下,提升为规模企业。洋里乡还通过“亲情招商”,积极引进福州优利、福州奋达2家企业落户铁岭工业集中区,已征用土地近100亩,总投资5500万元,投产后可创年产值超亿元。今年引进、可望签约的还有荟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州弘博工艺等4家,项目用地200亩,投资总额1.8亿元,年可创产值4.3亿元,可提供2350个就业机会。“福州优利机械有限公司明年将扩增50亩,增资5000万,产值可增2亿多。在此基础上,公司明年有望争取上市。如果上市成功,福州优利企业将是我县首家上市公司。”徐道旺告诉记者。
在发展飞地工业的同时,洋里乡不忘发展本土的工艺品加工基地。铁件加工业是洋里乡较为特色的产业。经过近十多年来的发展,目前已完全具备一条龙生产能力。现全乡共有铁件加工作坊大小近百家,从业人员高达2000多人,年创产值6000万元以上。
“今年我们乡的七项经济指标中,有五项超标,两项按序时进度完成。”徐道旺对记者说。据了解,洋里乡依托三城建设,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积极发展“飞地工业”,已初显成效。目前已落户的6家企业,实现产值6000万元,并且发展势头强劲。8月份,租赁在白沙的闽侯朝鑫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在乡政府的扶持之下,提升为规模企业。洋里乡还通过“亲情招商”,积极引进福州优利、福州奋达2家企业落户铁岭工业集中区,已征用土地近100亩,总投资5500万元,投产后可创年产值超亿元。今年引进、可望签约的还有荟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州弘博工艺等4家,项目用地200亩,投资总额1.8亿元,年可创产值4.3亿元,可提供2350个就业机会。“福州优利机械有限公司明年将扩增50亩,增资5000万,产值可增2亿多。在此基础上,公司明年有望争取上市。如果上市成功,福州优利企业将是我县首家上市公司。”徐道旺告诉记者。
在发展飞地工业的同时,洋里乡不忘发展本土的工艺品加工基地。铁件加工业是洋里乡较为特色的产业。经过近十多年来的发展,目前已完全具备一条龙生产能力。现全乡共有铁件加工作坊大小近百家,从业人员高达2000多人,年创产值6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