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师魂桃李满天下 再迈步名校谱新篇

内容更新时间:2007-05-17 10:13:49来源:闽侯乡音报

 ■ 记   者  张存金 通讯员  徐榕辉   林  静
 

      百年风雨沧桑,百年名师的奋进,铸就百年名校的辉煌。闽侯一中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座落于风景秀丽的闽江之滨,与山水相容,这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名师学子,他们为闽侯、乃至福州市的教育抒写了镌刻青史的华章。闽侯一中建校百年来,办学业绩令人瞩目,不少精英学子成就于各行各业,尽显风流,他们当中有文化骄子、政界要员、商界名家、学术界大师以及拔尖的艺术人才。
百年历程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

      闽侯一中的前身可追溯至清嘉庆年间(1817年)创建的“凤池”书院和同治年间(1870年)创建的“正谊书院”。1902年两院合并定名为“全闽大学堂”,由前清溥仪帝师陈宝琛任监督,是福建省最早的公立学校。
      抗日战争期间的1938年春,学校迁往福建省沙县城关文庙继续办学。1943年9月迁址闽清六都(坂东),1945年7月更名为福建省立闽清中学。1950年7月,学校迁往闽侯县南屿镇,定名为福建省闽侯中学。1954年7月,迁至闽侯专署所在地螺州附近的城门三角埕办学,定校名为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1970年春,闽侯县行政机关迁到甘蔗镇,闽侯一中也随迁至甘蔗至今。1979年闽侯一中被重新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93年通过省二级达标校验收。先后多次被授予省、市级文明学校,省“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百年沧桑建立起一支诚实守信、师德高尚、优劣互补、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生发出“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勤学苦练、善问多思”的学风;“敬业爱岗、严谨治学、精心施教”的校风,形成浓郁的“崇德、笃志、博学、力行”的校园文化氛围。
严谨的治校方略成就百年名校

      闽侯一中现有校园面积32亩,拥有38个高中教学班,学生2000多人,教师187人。学校沿着“管理为基、质量为本、全面育人”的兴校思路,通过“和谐教育”的探索与研究,践行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教师发展、一切为了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管理求效益、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特色”的治校方略,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合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04~06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分别为84.4%、85%和89.8%,大专上线率均在99%以上,成绩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为全国各高等院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闽侯一中名师荟萃,有特级教师1人,中高级教师82人,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0多人。十多位教师荣膺省劳动模范、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市优秀班主任、市十佳教师以及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教师中达本科学历的占98%以上,已获硕士学位的有5人。针对这一良好的人才基础,闽侯一中的管理者把“如何让全体老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尽早、尽快地丰富和掌握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与国际教育接轨”确立为远大的发展目标,“全面培训、全面提升”是闽侯一中近几年着重着力开展的一项人才培训工程。在校园内,倡导名师指导、新老教师结成业务对子。定期开展教学比武,学科教研等活动。与此同时,与周边县市的一流学校展开广泛交流,并分期分批派教师到厦门、黄冈、北京等地的学校去参观、学习,还请来福建师大、福建教育学院、福州一中等校的教育专家以及旅美博士张可霓、英国旺丁学院国际部主任Claudia Beltran到校讲学,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念、先进教育理论等方面的专题培训。通过一系列学习培训活动,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长盛不衰。现在,“爱教育事业,爱每一位学生”是闽侯一中每一位教师用行动作出的承诺。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用责任心和爱心成就了一中的永恒魅力。
      在实践素质教育中,学校强调“抓好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合理安排时间,吸收、消化课堂内外所学的知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减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此外,学校不断完善了美术室、音乐室,充实了学校图书馆,目前图书馆拥有藏书5.5万册。健全的课外学习、活动场所对人才培养、精神塑造、艺术熏陶以及教学观念、方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闽侯一中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中,也是捷报频传,从2003年到2006年参加比赛获奖累计达145项。
新校建设助推一中更快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闽侯一中校园狭小,且布局杂乱,周边又无可扩展的余地,已难以适应新世纪的办学需求,也严重制约着一中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闽侯县委、县政府于2004年投入5600多万元,动工兴建一中新校区,今年4月已基本建成,并通过验收。闽侯一中将于今年5月8日迁入新校区。
      闽侯一中新校区位于昙石山麓、闽江之畔、县城新区规划区内,占地132.6亩。北邻福古路,东倚连绵的群山,一条小溪自北而西穿过校园。整个校园由教学行政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功能区组成,总设计建筑面积80000M2。第一阶段分三期建设,第一期包括3幢教学楼、2幢实验楼,建筑面积14500M2;第二期办公楼、图书馆,建筑面积7100M2;第三期学生公寓、食堂,建筑面积15389M2。三期建筑面积总计36958M2。
      新校园建设秉承三个理念。传承:规划设计着眼于对历史的传承,体现闽侯一中浓厚的百年文化底蕴。求是:合理严谨地进行统筹安排,寻求最科学的规划方案,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创新:注重新的空间形式,新的建筑形式和新技术、新材料的结合,充分体现新时代校园的文化环境特征。
      同时新校区以“一心一轴一环”构想来设计。“一心”是以校园广场为中心进行布局;“一轴”是以南北的交通为景观轴,校园建筑主要沿该轴线错落有致地布置;“一环”指围绕着主体建筑的车行环线,把三大功能区融为一体。建筑空间,采用院落+连廊的布局。带有庭院的建筑,具有环保节能的生态建筑特性,庭院绿化和连廊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交往,创造了高品质的空间,并形成统一和谐的校园景观。建筑形式用新的建筑语言来表达传统教育建筑内涵。
      新校园的建成,将为闽侯一中这所百年老校奠定新的基业,为闽侯一中实现一级达标,进而跻身示范性高中行列提供了硬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