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政策深入人心

内容更新时间:2011-12-15 11:11:51来源:闽侯乡音报

      本报讯 12月5日晚,在白沙文化便民中心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民大会,来自荆溪镇关西村墘头自然村的50多位村民听取镇里来的干部宣讲有关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三旧改造”项目房屋搬迁补偿及安置实施政策。
       “墘头现在几乎只有老人留守,年轻人都外出打拼去了。村里大部分人都在甘蔗、白沙买了房子,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回来,有的甚至干脆就不回来了。”关西村村长张松告诉记者,得知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后,大部分村民都回来参加大会,了解具体的实施政策。大会结束后,大部分的村民都支持农村土地整治政策。
        “这也要感谢镇里的干部精心组织这次大会,并利用晚上时间为大家宣传解释政策。”张松说。
        在大会上村民就相关问题提出了疑问。
       “土地证丢失了怎么办?”
       “祖屋多户公用一个证件怎么补偿?”
       “老屋公用地要怎么分配?”
       ……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认识到土地整改政策的好处和实惠,大会就村民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回答,并表示遇到具体情况会深入村民家中进行实地考察。
       “墘头自然村位于关西村的西北部,距离村部12公里,距离白沙镇只有6公里,为了方便村民参加此次大会,特意把开会地点设在了白沙文化便民中心。”荆溪镇副镇长张荣坡告诉记者,看到大部分涉及拆迁的村民对土地整治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他感到特别欣慰。但是,也有部分老人家不愿意拆掉祖屋。对此,政府部门遵循自愿原则,不会予以强迫。但是,从全局考虑,他依然会和同事一起,再深入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据了解,墘头自然村涉及的拆迁户有42户,人口达到120多人,经仔细勘察,全盘考虑,荆溪镇将牛豆山确定为墘头自然村搬迁群众的安置地。就如何对村民进行补偿张荣坡告诉记者目前有三种方案:一是选择货币补偿,在2011年12月15日前签订协议的奖金合法面积200元/㎡;二是选择在牛豆山进行批地自建;三是进行产权调换,对2011年12月15日前签订协议的以抽签形式按先后顺序优先选择单元房。土地整治后,村民原来承包的林地、田地等不变,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增加收入。
      12月6日至12月7日农村土地整治宣传小组分别组织关西村后官厝、溪坪、溪垄自然村村民进行有关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三旧改造”项目房屋搬迁补偿及安置实施政策的宣传活动。(记 者 冯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