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内容更新时间:2010-05-14 21:37:32来源:闽侯乡音报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婴幼儿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一般全年均可发生,5至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系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孩子出现可疑症状的应对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玩耍接触。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良好的健康行为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要用洁净水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2、室内应经常通风,做好家庭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小孩的衣物等要经常日光晾晒
      3、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应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4、托幼机构、小学儿童聚集单位应每日晨检,发现疑似病人时应敦促家长带小孩就诊。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消毒处理。
 
疾控专家提示预防手足口病应做到:
勤洗手   勤通风    喝开水   吃熟食   晒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