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宝”的为民情怀
内容更新时间:2010-03-19 22:40:05来源:闽侯乡音报
在南通镇马腾村,有一个受村民爱戴的老支书,他叫王国金。在连续担任2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生涯里,他创和谐,搞发展,孜孜不倦。村民们盖上了洋楼,过上了好日子,他家还住着父辈留下的旧土屋,过着节俭的生活。因20多年突出的工作表现及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他被我县授予“任职20年以上优秀离任村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
老支书是 “村宝”
3月16日,记者来到马腾村,村民们纷纷告诉记者,王书记为人公正,心里装着大家,是大家信任的好书记。
王国金今年63岁,中等个儿,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眉宇间透着一股刚毅。“我1969年当兵,1973年入党,1975年退伍回到家乡南通。不久后,参加了南通公社的整风运动。接着,各个村就成立村班子,我被选为村支委,从此,我与基层党组织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78年10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起,一做就是20年。” 说起曾经的往事,老王也健谈起来了。
如今虽然已经离任,但王国金仍十分关心村里的事务。现任马腾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剑虹告诉记者,2006年6、7月间,村里换届选举时,一时没有合适的人主持村里的事务,王国金毅然挺身,担任代理村支书,主持开展村里工作。当人们建议他再回到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时,他却婉言谢绝了。他对村民说,代理村支书只是应急需要,村支部书记要让年轻人来担任。
在马腾村,时常会听到人们将王国金称作“村宝”。“王书记是我们村很有威望的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是我们的‘村宝’。几十年下来,他为村民做了很多实事,促进了我们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任后他仍十分关心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只要村里需要,总是乐于协助。”村民老陈说。
王国金今年63岁,中等个儿,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眉宇间透着一股刚毅。“我1969年当兵,1973年入党,1975年退伍回到家乡南通。不久后,参加了南通公社的整风运动。接着,各个村就成立村班子,我被选为村支委,从此,我与基层党组织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78年10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起,一做就是20年。” 说起曾经的往事,老王也健谈起来了。
如今虽然已经离任,但王国金仍十分关心村里的事务。现任马腾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剑虹告诉记者,2006年6、7月间,村里换届选举时,一时没有合适的人主持村里的事务,王国金毅然挺身,担任代理村支书,主持开展村里工作。当人们建议他再回到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时,他却婉言谢绝了。他对村民说,代理村支书只是应急需要,村支部书记要让年轻人来担任。
在马腾村,时常会听到人们将王国金称作“村宝”。“王书记是我们村很有威望的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是我们的‘村宝’。几十年下来,他为村民做了很多实事,促进了我们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任后他仍十分关心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只要村里需要,总是乐于协助。”村民老陈说。
公道待人 安定稳定
马腾村是个多姓氏的村,王、陈是村里的两个大姓。“听前辈说,村里多姓氏,常以王、陈为主的两大姓氏的村民各为一派对着干,很久前就遗留着不和的因素。王书记上任后,他用公心、耐心、细心,积极调和着大家,渐渐地,很棘手的姓氏间对着干的事情没了,大家团结了。”老陈和记者谈起了村里的往事。据了解,从王国金任村书记以来,马腾村的村主任都由其他姓氏的人当,村支委也会兼顾各家姓氏。
“王国金书记对工作很讲原则,对村干部要求很严格。”多年在村委工作的王国华说,上世纪80年代,上班就要签到,他曾经迟到10分钟,被罚款30元。
“那时,我们村人口就不少,因为比较集中,就没再分自然村,这样一来,村里的大小事情多,只有管理严格了,办事的效率才会提高。”王国金说,那时工作很忙,大小会议常常是晚上开,第二天一早,村干部就要分几路,到生产队检查水利、指导农作物生产和工厂安全生产等。
“王书记很节俭。外出开会都不舍得坐车,要么骑自行车,要么就走路。和他一起到城里办事,来回奔波也总是步行。”王国华说, 20多年里,和他出外办事吃的是水煮面条,有领导来村里视察,也是水煮面条招待,因此,人们给他起了个“面条”书记的外号。
王国金用自己的言行,凝聚民心、团结群众,为村里创造了安定稳定的环境,也赢得了村民对村里工作的理解与支持。1989年,203省道(马腾村段)建设,村民们十分支持修路,快成熟的柑桔被砍掉,也毫无怨言;2000年,修建京福高速(马腾村段),要拆迁房屋,村民虽然吃了亏,但还是支持道路建设……“当时,我堂哥的房子被爆破作业损坏,只赔了800元。”王国金说,他对乡亲们的支持很是感激,更有深深的歉意。
马腾村是个多姓氏的村,王、陈是村里的两个大姓。“听前辈说,村里多姓氏,常以王、陈为主的两大姓氏的村民各为一派对着干,很久前就遗留着不和的因素。王书记上任后,他用公心、耐心、细心,积极调和着大家,渐渐地,很棘手的姓氏间对着干的事情没了,大家团结了。”老陈和记者谈起了村里的往事。据了解,从王国金任村书记以来,马腾村的村主任都由其他姓氏的人当,村支委也会兼顾各家姓氏。
“王国金书记对工作很讲原则,对村干部要求很严格。”多年在村委工作的王国华说,上世纪80年代,上班就要签到,他曾经迟到10分钟,被罚款30元。
“那时,我们村人口就不少,因为比较集中,就没再分自然村,这样一来,村里的大小事情多,只有管理严格了,办事的效率才会提高。”王国金说,那时工作很忙,大小会议常常是晚上开,第二天一早,村干部就要分几路,到生产队检查水利、指导农作物生产和工厂安全生产等。
“王书记很节俭。外出开会都不舍得坐车,要么骑自行车,要么就走路。和他一起到城里办事,来回奔波也总是步行。”王国华说, 20多年里,和他出外办事吃的是水煮面条,有领导来村里视察,也是水煮面条招待,因此,人们给他起了个“面条”书记的外号。
王国金用自己的言行,凝聚民心、团结群众,为村里创造了安定稳定的环境,也赢得了村民对村里工作的理解与支持。1989年,203省道(马腾村段)建设,村民们十分支持修路,快成熟的柑桔被砍掉,也毫无怨言;2000年,修建京福高速(马腾村段),要拆迁房屋,村民虽然吃了亏,但还是支持道路建设……“当时,我堂哥的房子被爆破作业损坏,只赔了800元。”王国金说,他对乡亲们的支持很是感激,更有深深的歉意。
抢抓时机 为民办实事
在任20年里,王国金总是心系村民,为民办事实。老陈告诉记者,1986年之前,马腾村的村民都是挑村边的河水喝,费时费力,也不卫生。王国金上任后,就把解决村里饮水问题摆上了重要日程。在他动员和努力下,1986年,村里集资10多万,建起了简易自来水厂,村民们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可是,到2000年,因京福高速(马腾村段)建设需要,村里的水塔被拆除,王国金又积极争取,不花村里一分钱,从镇里引来了自来水。
1981年,马腾村通电之初,只有一个50千瓦的变压器,随着村民用电量的增加,变压器频繁跳闸,甚至保险丝烧断,导致全线停电。王国金动员全体村民采取限量和分批用电的办法,减轻用电压力,村干部也轮流看守变电房,保护变压器。1995年,县里实行电改,王国金就抓住时机,一边向上级反应用电紧张状况,一边做群众思想工作,。“马腾村是当时电改的第一批第一个村,装上了2台160千瓦的变压器,村民用电更方便了。”王国金说。
在王国金的带领下,马腾村先后修建了防洪堤、村主干道等。在修路造堤中,王国金也总是身先士卒,为村民做表率。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各项公共事业蓬勃发展。
在任20年里,王国金总是心系村民,为民办事实。老陈告诉记者,1986年之前,马腾村的村民都是挑村边的河水喝,费时费力,也不卫生。王国金上任后,就把解决村里饮水问题摆上了重要日程。在他动员和努力下,1986年,村里集资10多万,建起了简易自来水厂,村民们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可是,到2000年,因京福高速(马腾村段)建设需要,村里的水塔被拆除,王国金又积极争取,不花村里一分钱,从镇里引来了自来水。
1981年,马腾村通电之初,只有一个50千瓦的变压器,随着村民用电量的增加,变压器频繁跳闸,甚至保险丝烧断,导致全线停电。王国金动员全体村民采取限量和分批用电的办法,减轻用电压力,村干部也轮流看守变电房,保护变压器。1995年,县里实行电改,王国金就抓住时机,一边向上级反应用电紧张状况,一边做群众思想工作,。“马腾村是当时电改的第一批第一个村,装上了2台160千瓦的变压器,村民用电更方便了。”王国金说。
在王国金的带领下,马腾村先后修建了防洪堤、村主干道等。在修路造堤中,王国金也总是身先士卒,为村民做表率。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各项公共事业蓬勃发展。
因地制宜 发展工业
马腾村耕地少人口多,但临江,内河多,适宜养殖。在做好村里集体农田生产的同时,1991年,王国金动员村民发展饲养蛋鸭、番鸭等,培养养殖专业户,到1996年,村里就有5、6万只鸭子,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群众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改革开放之初,王国金发挥马腾村交通便利的优势,鼓励村民办厂创业。1991年,他引导、鼓励村民办起了木线厂、石膏厂等高档装修建材工厂。“木线厂发展很好,买卖做得很大,现在在外村都办起了分厂。”王国金说。
在他鼓励下,短短几年时间,马腾村的工业发展迅速,全村创办工厂10家,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并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马腾村也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工业示范村。村里的工业发展了,村民们富裕了,可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王国金依旧住在祖辈留下的老土屋里。
由于各项工作的出色表现,王国金个人也多次获得上级党委、政府的嘉奖和表彰,多次获评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县“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党的信任、班子成员的配合、群众的理解是我工作的动力。”王国金说,能为村里做事,是他的荣幸。(记 者 陈秀珍)
马腾村耕地少人口多,但临江,内河多,适宜养殖。在做好村里集体农田生产的同时,1991年,王国金动员村民发展饲养蛋鸭、番鸭等,培养养殖专业户,到1996年,村里就有5、6万只鸭子,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群众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改革开放之初,王国金发挥马腾村交通便利的优势,鼓励村民办厂创业。1991年,他引导、鼓励村民办起了木线厂、石膏厂等高档装修建材工厂。“木线厂发展很好,买卖做得很大,现在在外村都办起了分厂。”王国金说。
在他鼓励下,短短几年时间,马腾村的工业发展迅速,全村创办工厂10家,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并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马腾村也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工业示范村。村里的工业发展了,村民们富裕了,可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王国金依旧住在祖辈留下的老土屋里。
由于各项工作的出色表现,王国金个人也多次获得上级党委、政府的嘉奖和表彰,多次获评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县“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党的信任、班子成员的配合、群众的理解是我工作的动力。”王国金说,能为村里做事,是他的荣幸。(记 者 陈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