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流入鱼塘 1500多公斤鱼相继死亡

内容更新时间:2009-09-04 15:31:23来源:闽侯乡音报

看着死鱼,林光华伤心不已。  黄凌  摄
 
      本报讯  9月1日,荆溪镇永丰村养殖户林光华打入本报热线反映,他家的鱼塘每天都要捞出50公斤左右死鱼,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一个多月,经济损失严重。林光华称,他什么药都用过了,就是不见转机,怀疑是鱼塘旁边的地沟油生产窝点的废水流入鱼塘,污染了水体导致鱼儿死亡。
1500多公斤鱼莫名死亡
      每天看着整桶的鱼被倒掉,林光华很心痛。如果不及时清理死鱼,鱼塘污染将更加严重。“都一个多月了,每天都要倒掉约50公斤的鱼。”林光华唉声叹气。光是买药的钱就花了2000多元,但还是于事无补。
      林光华介绍,死的大部分是罗非鱼。本来罗非鱼生命力很顽强,但是连日来大量死亡,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更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只有他这口17亩的鱼塘出事,相邻的23亩鱼塘却一点问题都没有。
      记者了解到,这些罗非鱼是今年清明节开始养殖的,现在已有半斤多重,“现在,已经倒掉了1500多公斤死鱼,损失两三万元。原来还以为鱼得了什么病,但是什么药都试过了,一点效果都没有。”这让林光华非常疑惑,他决心要找出原因。
地沟油黑窝点藏身“养猪场”
      连日来,林光华在鱼塘附近搜寻,看看是否有污染物流入鱼塘内,无意中他发现了一个地沟油黑窝点。
      9月1日上午,林光华来到了鱼塘的北侧,发现一个荒废的养猪场有点蹊跷。“一到附近,就有一股臭味,让人恶心。”林光华说,养猪场内有几个外地人,经常有车子来往。
      就在距离鱼塘一两米远,有个污水池让他触目惊心,里面全是黑乎乎的污水,“应该是这污水渗透过来,导致鱼塘内大量的鱼死亡。”林光华怀疑。因此,他马上报警。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林光华所说的荒废养猪场。只见场内有三四条狗,一见到陌生人就狂吠。现场的气味让人恶心,在猪圈改造成的加工场里,黑乎乎的地沟油发出阵阵恶臭,令人作呕。这些地沟油放在大锅里,经过大火加工,可以提炼油脂。记者在隔壁房间发现了四五个油桶,里面是加工过的“半成品”,经过加工,这些半成品已经没有了异味。
      此时,地沟油黑窝点加工者早已闻风而逃,现场只有两名户主。据梁姓户主介绍,加工地沟油的是3名安徽人,“我们不知道他们是用来加工地沟油,不然绝不会租给这些人。”梁姓户主说。原来,之前梁姓户主养猪血本无归,他就将养猪场租给了安徽人,靠租金弥补点损失。
      记者从附近村民了解到,黑窝点经常有车子出入,加工者从福州等地收集“地沟油”,运到这里加工后再运走。“听说这些地沟油加工后是运往仓山,用途不太清楚。”附近村民说。
      目前,县工商局已经介入调查。
相关链接:地沟油有剧毒     
      地沟油质量极差,过氧化值、酸价、水分等严重超标,含有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毒性则是砒霜的100倍,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
      “地沟油”一旦流入市场,消费者可学会感官鉴别。根据经验,食用植物油一般通过看、闻、尝、听、问五个方面即可鉴别。
       一看:看透明度,纯净的食用油呈透明状,地沟油浑黏稠,色泽较暗。二闻: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磨擦,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有异味的油,说明质量有问题,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三尝: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细品尝其味道,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叭”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是掺假产品,绝对不能购买。五问:问商家的进货渠道,必要时索要进货发票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抽样检测报告。
(记者  黄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