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广播将重现院埕村

内容更新时间:2009-07-03 11:44:48来源:闽侯乡音报

 
      本报讯   曾几何时,在我县广大乡村,总会有高音喇叭播放着各类通知、新闻和闽剧选段,可近几年来,乡村广播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几乎已不复存在。但日前记者在白沙镇采访时了解到,白沙镇院埕村正计划建立村广播站,为村民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让深山里的群众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院埕村正请来县广电局技术员,勘探广播线路走向及喇叭安放点。而建设村广播站的事早已在村中流传开来了,许多村民都不敢相信,但又欣喜不已。“有13年没听过广播了吧。”今年已70多岁的余细美老人告诉记者,从前,村里曾经有过广播,但因经常发生线路故障,加上村里缺少资金维护,村广播站于十几年前就“下岗”了,原来的机械设备也不知去向。
      “院埕村地处群山之中,群众居所零散。一旦需要,尤其是发生突发事件,很难做到逐户通知到位。如果用广播通知,不仅方便,也省却了不少时间。”院埕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雪松告诉记者。刘雪松是福州市下派驻村干部,他率先提出了装有线广播的想法,并得到了广泛支持。他说,院埕村辖院埕、东洋、叶厝、大段四个自然村。村委所在地叶厝自然村,与其他3个自然村距离都很远,与最远的大段自然村距离达1.5公里。 由于多为山地,村里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同时,这里还有9000多亩林地。“过去,要是发生地质灾害或山林火灾,主要是通过敲锣、吹口叫等方法通知,等到群众赶到时,局势往往已经不可控制了。”刘雪松说,在平时,还可以利用广播时间,用通俗的语言,向广大群众宣传政策、法规,推广生产技术和知识,统一群众思想,提高群众素质,“赋予广播以新的作用和内容”。
      据县广电局事业科科长郑苏介绍,以前的广播内容和播出时间不够切合实际,有的村民嫌吵,就用竹竿捅掉大喇叭。而现在,广播则重新成为山村的“香饽饽”,许多乡村纷纷提出重新安装广播的要求。(记 者  张存金 通讯员 邱长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