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这种方式唤起群众的保护意识

内容更新时间:2009-05-11 10:03:06来源:闽侯乡音报

 
        32年前从御碑上敲走一块石头,32年来将这块御碑石视为神物一直珍藏着,32年后他毅然将这块寄托着浓浓乡情的御碑石捐献给了青圃灵济宫管委会。5月7日,在青圃灵济宫御碑亭前,从新加坡千里迢迢赶来的爱国老华侨洪茂明郑重地将一块珍藏了32年的御碑石块交给青圃灵济宫管委会主任林香江。
      以捐赠方式唤起群众的保护意识
      “终于了却一桩心愿了!”现年82岁的洪茂明深情地抚摸着伤痕累累的御碑感叹道(如图)。2006年《闽侯乡音》的一篇“国宝遭盗掘  遍体鳞伤”让远在新加坡的洪茂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文章报道了,在青圃民间盛传灵济宫里的明代御碑有灵气,御碑上的石粉可治人畜之病。因此,附近乡民经常用利器,甚至用锤子敲打等方式,获取石碑粉末给生病的人或猪吃,以致碑体受损,出现很多凹坑,甚至鼋头的唇部都被挖掉了。国家级文物破坏严重,心痛不已的洪茂明在床上辗转反侧。“要把自己珍藏的石块捐给灵济宫。”连续几个晚上的思想斗争,让洪茂明下定了决心,回到故乡后把御碑石捐献给灵济宫,希望以一个华侨的实际行动来带动群众共同保护珍贵的文物。“陪了我30多年了,虽然感情上很难割舍,但为了唤起群众保护意识,我必须这么做。同时,借此机会将家乡的御碑亭推向海外。”洪茂明激动地告诉记者。
      32年前的一次偶得
      32年前,也就是1977年,洪茂明才50岁。对于32年前发生的事情,洪茂明还是记忆犹新。“带你去一个地方玩。”当年的冬天,洪茂明的表弟神秘兮兮地告诉他。于是在一个青圃村朋友的带领下,他们一行三人来到了位于青圃村的灵济宫。十年的浩劫,使灵济宫破败不堪。院子里杂草丛生,瓦砾遍地。沿着结满蜘蛛网的篱笆,洪茂明他们爬进了院子。“知道这是什么吗?”表弟一边举着一块褐色石头诡异地问洪茂明,一边把他带到御碑亭前。只见一只大鼋伏在地上,鼋背上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鼋身上坑坑洼洼,布满了被敲击后形成的坑洞。“这是从皇帝赐的御碑上敲下来的,十分珍贵,而且还能治百病。”表弟说着就把石块塞到了洪茂明手里。“皇帝钦赐”、“能治百病”的字眼让洪茂明如获至宝,他将石块紧紧捂在兜里,马上回到甘蔗老家。返回新加坡后,他将那块珍贵的石头藏在了皮箱里。在新加坡几十年的生活当中,每每空闲时,洪茂明时常站在卧室的窗前,拿着那块被自己粗糙的双手磨得油光发亮的御碑石向北眺望,遥想家乡的亲人。御碑石成了他怀念故土的精神寄托。
      他的行为意义深远
      “御碑石其实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可能是民间一些人偶然喝了御碑石的粉末拌合的水而治好了病的例子,后来被夸张地到处传播,传得越来越玄乎。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效果而已。”青圃灵济宫管委会主任林香江告诉记者。据他介绍,村民用刮下的御碑石石粉来治疗家禽的软壳病、消化不良和小孩厌食、夜惊等颇有效果的原因是,它的成份据初步判断是碳酸钙,像经常用作中药的牡蛎壳,就是作为治高血压的一味药,它的成份就是碳酸钙,就是说石灰岩本身可能有一定的镇定作用。李时珍也曾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过古人将石灰岩粉末服食以助消化的例子。“现在药店到处都可以买到这类药,如果真要治病的话,还不如去药店直接购买,完全没必要去破坏国家级文物。”林香江说。
      “洪先生的行为意义很深远,精神可嘉。他的行为将唤起群众的保护意识,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对于爱国华侨洪茂明的无私捐赠行为,林香江深为感动。他表示,“灵济宫御碑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闽侯乃至福州的骄傲,作为闽侯人,我们将世世代代保护下去。”据他介绍,目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所已经对御碑亭进行考察,保护工作即将全面展开。(记  者   王立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