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儿均残疾 愁煞父母心

内容更新时间:2009-03-30 09:52:15来源:闽侯乡音报

“妈妈,我要上学。”

  
      本报讯   因长子患精神分裂症,经报批生育第二胎,不曾想二儿子竟患先天性耳聋。10年过去,上街镇马排村竹榄自然村林木英一家深陷困境,而两个儿子的未来更令她揪心。
两个儿子均是重症残疾
      “我和孩子他爸都是正常人,怎么两个孩子都出问题了?”面对一疯一聋俩儿子,林木英神情凄然。尽管40刚出头,可林木英的头上早已长满了白发。
      1987年,林木英经人介绍,与上街镇马排村人金少西相识并结婚。1990年,长子金明浩出生了,从此,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但小明浩10岁时,竟被查出精神异常。原本幸福的一家,一下子失去了欢声笑语。并不富裕的林木英夫妇,无力带孩子进大医院就医,只好选择在闽清精神病院治疗。花了两万多元医疗费,病情仍不见好转,林木英再也无法筹措治病费用,只好将小明浩带回家中,自己照顾。
      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林木英夫妇决定报批生育第二胎。2003年,二儿子榕燊的出世,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小榕燊胖乎乎的,很讨人喜欢。
      但就在小榕燊一周岁时,其姨妈偶然发现孩子听力有点不正常,后经检查,小榕燊患了先天性耳聋。两个儿子均身患重疾,连续的打击,让林木英一家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四处求助  小榕燊重回有声世界
      从此以后,除了照顾两个残疾孩子外,林木英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医院。“只要有一点治愈的希望,我们都要试一试。”林木英说。
      2006年的一天,林木英得知“听力重建,启聪行动”项目(台湾台塑企业王永庆捐款1亿元,为听障儿童免费提供人工耳蜗的活动)在全国开展,就立即向市残联提出申请。
      为了介绍孩子的情况,原本识字不多的林木英开始重新识字。“我每天都对着报纸识字,不懂的就请教村里的老人。”林木英告诉记者。就这样,一封只要十多分钟就能写成的信,林木英却要花上三四天的时间,尽管这样,林木英还是没有气馁,前后共写了4封信,寄往海峡对岸的台湾长庚医院。终于有一天,林木英收到了台湾长庚医院副院长黄俊生教授的回信,要求林木英带上孩子去北京测试智力。
      2008年7月,小榕燊终于在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回到了有声世界。
为孩子的上学发愁 
       “一个家庭有一个残疾人就已经很痛苦了,我们家却出现了两个。现在,家里只靠孩子的父亲做泥水工的收入维持生计。”林木英说,大儿子明浩要靠药物控制病情,每个月仅他的医药费就要五六百元,家里的大部分收入只够明浩买药。
       “榕燊由于早年耳聋,长期没有说话,如今开口发音还很困难。无法进入正常的学校上学,想进入康复学校学习,我们又付不起康复、学习的费用。” 看着两个残疾儿,林木英凄楚地说,她希望有好心人能够伸出援手,帮她康复7岁的小榕燊,让他回到正常人的中间,说正常的话,唱动听的歌,享受幸福的生活。
      记者看到,金家的墙壁上贴满了小榕燊画的画。“妈妈,我要上学。”小榕燊常常用含混不清的话语,费劲地恳求妈妈。面对孩子渴望的眼神,林木英心如刀绞……(记 者   陈秀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