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盛安葬当地烈士公墓
内容更新时间:2008-12-12 15:34:17来源:闽侯乡音报
本报讯 本报上期曾刊登《爷爷,我们回家吧!》,报道了山东烈士马长盛的后代在我县找到祖父墓地后,将祖父的遗骨迁回山东。12月9日,马长盛孙子马保胜高兴地致电本报,他祖父的遗骨已经在山东老家顺利安葬了。
已在山东老家入土为安
据马保胜介绍,祖父的遗骨安葬在山东省寿光市台头镇牛头镇村烈士公墓。他在福建闽侯找到祖父墓地的消息,在山东老家引起很大反响。许多和他祖父一起参军的老人,听过后个个都是老泪纵横。许多至今还找不到烈士下落的后人,纷纷跑到马保胜家询问情况,提起当年先辈的往事以及至今下落不明的先烈,让后人唏嘘不已。
“令家人感动的是,祖父下葬的那天,台头镇党委、政府和牛头镇村委特地送来了花圈。许多村民闻讯自发赶来为祖父送行。祖父的安葬仪式举行得简朴而又隆重,场面很感人。”马保胜告诉记者。
据马保胜介绍,祖父的遗骨安葬在山东省寿光市台头镇牛头镇村烈士公墓。他在福建闽侯找到祖父墓地的消息,在山东老家引起很大反响。许多和他祖父一起参军的老人,听过后个个都是老泪纵横。许多至今还找不到烈士下落的后人,纷纷跑到马保胜家询问情况,提起当年先辈的往事以及至今下落不明的先烈,让后人唏嘘不已。
“令家人感动的是,祖父下葬的那天,台头镇党委、政府和牛头镇村委特地送来了花圈。许多村民闻讯自发赶来为祖父送行。祖父的安葬仪式举行得简朴而又隆重,场面很感人。”马保胜告诉记者。
家乡公墓长眠着100多位烈士
据马保胜介绍,祖父马长盛烈士参军那年,牛头镇村人口大约是3000多人,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村民参军的热情非常高。据老人们回忆,当时村里年龄小于40岁的成年人,如果家中有两个男性,就至少有一人主动参军。他祖父刚好两兄弟,长子留在家里,作为弟弟,祖父马长盛就毅然告别刚刚怀孕的奶奶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为了革命事业,牛头镇村有100多位青年献出了生命,至今寿光市台头镇牛头镇村烈士公墓里还长眠着100多位烈士。
老家人民踊跃参军、奋勇支前的事迹,在许多史料上都有记载。马保胜告诉记者,在北京军事博物馆解放战争时期展厅里陈列着一面书有“陈毅担架连”五个大字的锦旗,记述了寿光县(现为寿光市)人民奋勇支前的光辉业绩:1947年3月,寿光县123名民兵组成了渤海担架团第二大队第三连。该连自3月至11月跟随华东野战军主力,转战南北,途经26个县,行程1.7万余里,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在孟良崮战役中,该连先后有9名队员英勇牺牲,45人火线入党,共涌现出一等功臣3名,二等功臣7名,三等功臣34名,并荣立集体二等功。(记 者 王立强)
据马保胜介绍,祖父马长盛烈士参军那年,牛头镇村人口大约是3000多人,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村民参军的热情非常高。据老人们回忆,当时村里年龄小于40岁的成年人,如果家中有两个男性,就至少有一人主动参军。他祖父刚好两兄弟,长子留在家里,作为弟弟,祖父马长盛就毅然告别刚刚怀孕的奶奶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为了革命事业,牛头镇村有100多位青年献出了生命,至今寿光市台头镇牛头镇村烈士公墓里还长眠着100多位烈士。
老家人民踊跃参军、奋勇支前的事迹,在许多史料上都有记载。马保胜告诉记者,在北京军事博物馆解放战争时期展厅里陈列着一面书有“陈毅担架连”五个大字的锦旗,记述了寿光县(现为寿光市)人民奋勇支前的光辉业绩:1947年3月,寿光县123名民兵组成了渤海担架团第二大队第三连。该连自3月至11月跟随华东野战军主力,转战南北,途经26个县,行程1.7万余里,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在孟良崮战役中,该连先后有9名队员英勇牺牲,45人火线入党,共涌现出一等功臣3名,二等功臣7名,三等功臣34名,并荣立集体二等功。(记 者 王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