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半百 重拾梦想
内容更新时间:2008-12-12 15:30:56来源:闽侯乡音报
在县供电局同事的眼里,萧惠智是个勤勤恳恳的司机,并能帮办公室抄写规章制度、公文之类的,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在电力系统的报纸《国家电网报》《华东电力报》上,偶尔还能看到他书写的毛笔字。而他真正的书法造诣却鲜为人知。萧惠智,出生于1956年,目前是省逸仙艺苑书法会会员,他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各地的书法展上展出并获奖。
说起书法,萧惠智可谓家学渊源。他的父亲一生浸淫于书法,他的二叔更是我省已故著名书法家、原逸仙艺苑书法会会长萧心涛。萧惠智记得,以前在老家福州建新,每到春节,父亲和二叔就忙于为乡邻写春联,他都在一旁观看、学习。受家庭的熏陶,他自小就练就了扎实的书法功底。
但是,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本立志要成为大书法家的他,却因为生活而弃笔二十载,直至2004年才重拾信心,续上和书法的缘分,又一头扎进书法的世界,恢复了年轻时的梦想。
1975年高中毕业后,萧惠智外出打工,结果错过了刚恢复的高考。1979年,他招工到闽侯电线厂当了一名技术工人。喜欢舞文弄墨的他,日日勤奋练习书法,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凭借特长,从事自己喜欢的文职工作。可是命运弄人,阴差阳错间,他和数个机遇擦肩而过……理想的翅膀折翼了。1984年,当梦想最终破碎后,他一怒之下,不顾父亲和二叔的劝说,放弃了自己钟爱的书法。之后,他在电视机厂当过电子技术工人,在合成氨厂当过电工。通过自学,他学会了熟练地组装和修理收音机、电视机,还成了一名知识经验丰富的电工。94年,他又到了供电局,成了一名司机。他就这么辗转奔波,将精力完全放在了家庭生活和工作上。曾经钟爱的书法,似乎被他扔在了被遗忘的角落。
悠悠二十载过去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萧惠智在不经意间,又和书法相遇了。2004年,在同事、书法爱好者潘大浩的反复鼓励下,萧惠智在弃笔整整二十载后,又重新提起了毛笔。他书写的一幅作品参加了省电力工会组织的书法比赛,竟然获得了优秀奖。受此鼓励,萧惠智重新拾回了信心,仿佛又找回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他恢复了许多年前天天临帖练字的好习惯。在不断的刻苦练习中,他对书法的敏锐感悟逐渐复苏了。从此,他又一发不可收拾地重新痴恋上了书法。他越来越多的作品在《国家电网报》《华东电力报》上发表。2006年,他二叔萧心涛突然过世,更深深地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斗志。这年他50岁,却重新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那就是继承二叔遗愿,在研究、临摹、练习各家书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凭借深厚的功底和对书法敏锐的感悟,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和练习,现在,萧惠智依然为着自己的目标,孜孜不倦地在书法的天地钻研着。他对柳体、颜体、隶书、二王草书等各种字体精心研究、临摹,终于在书法上有了一些突破,正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说,已经错过了二十年,他不会第二次放弃书法了,他要在书法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记 者 陈燕)
说起书法,萧惠智可谓家学渊源。他的父亲一生浸淫于书法,他的二叔更是我省已故著名书法家、原逸仙艺苑书法会会长萧心涛。萧惠智记得,以前在老家福州建新,每到春节,父亲和二叔就忙于为乡邻写春联,他都在一旁观看、学习。受家庭的熏陶,他自小就练就了扎实的书法功底。
但是,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本立志要成为大书法家的他,却因为生活而弃笔二十载,直至2004年才重拾信心,续上和书法的缘分,又一头扎进书法的世界,恢复了年轻时的梦想。
1975年高中毕业后,萧惠智外出打工,结果错过了刚恢复的高考。1979年,他招工到闽侯电线厂当了一名技术工人。喜欢舞文弄墨的他,日日勤奋练习书法,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凭借特长,从事自己喜欢的文职工作。可是命运弄人,阴差阳错间,他和数个机遇擦肩而过……理想的翅膀折翼了。1984年,当梦想最终破碎后,他一怒之下,不顾父亲和二叔的劝说,放弃了自己钟爱的书法。之后,他在电视机厂当过电子技术工人,在合成氨厂当过电工。通过自学,他学会了熟练地组装和修理收音机、电视机,还成了一名知识经验丰富的电工。94年,他又到了供电局,成了一名司机。他就这么辗转奔波,将精力完全放在了家庭生活和工作上。曾经钟爱的书法,似乎被他扔在了被遗忘的角落。
悠悠二十载过去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萧惠智在不经意间,又和书法相遇了。2004年,在同事、书法爱好者潘大浩的反复鼓励下,萧惠智在弃笔整整二十载后,又重新提起了毛笔。他书写的一幅作品参加了省电力工会组织的书法比赛,竟然获得了优秀奖。受此鼓励,萧惠智重新拾回了信心,仿佛又找回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他恢复了许多年前天天临帖练字的好习惯。在不断的刻苦练习中,他对书法的敏锐感悟逐渐复苏了。从此,他又一发不可收拾地重新痴恋上了书法。他越来越多的作品在《国家电网报》《华东电力报》上发表。2006年,他二叔萧心涛突然过世,更深深地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斗志。这年他50岁,却重新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那就是继承二叔遗愿,在研究、临摹、练习各家书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凭借深厚的功底和对书法敏锐的感悟,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和练习,现在,萧惠智依然为着自己的目标,孜孜不倦地在书法的天地钻研着。他对柳体、颜体、隶书、二王草书等各种字体精心研究、临摹,终于在书法上有了一些突破,正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说,已经错过了二十年,他不会第二次放弃书法了,他要在书法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记 者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