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有个“特种野猪”饲养繁殖基地

内容更新时间:2008-12-03 09:33:00来源:闽侯乡音报

       本报讯  “‘特种野猪’很凶悍,经过两年驯养,我总算可以轻松和它们打交道了。”11月21日,在南通镇古城村十八重溪路口的“特种野猪”饲养繁殖基地,养殖户李昌枢、林珍珠夫妇告诉记者。据悉,这是一个面积500亩的“特种野猪”养殖基地,在福州市尚属首家。
      记者在林珍珠的带领下来到了她家“特种野猪”驯养基地,听到“嗷嗷”猪叫声,走近猪栏,只见“特种野猪”东张西望,头较窄,嘴尖而长,耳小直立,有的深褐色、有的棕褐色、有的带斑马条纹。看见有人来,它们就呼哧地跑开了。
      “它们很机灵,胆子小,基本上是吃青饲料,吃下去的草有抗病、防疫作用,不容易生病,用于防疫的费用仅是饲养家猪的1/4。”林珍珠介绍。
      2006年初,李昌枢、林珍珠夫妇承包了一片荒地,同年9月就开始饲养“特种野猪”。基地主要饲养肉食野猪和野猪种猪。从创业之初的5头发展到如今存栏量达200多头,夫妇俩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基地“特种野猪”养殖走上了正轨。
      现在种猪多了,繁殖也快,预计今年底,将新生60多头。“‘特种野猪’养殖时间比家猪多1倍,但每头出栏‘特种野猪’总成本只有家猪的1/2,价格比家猪也好很多,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大概是家猪利润的3倍,还供不应求。”她向记者介绍说,“特种野猪”喜欢跳跃,活动量大,肉质好,吃起来鲜美,润滑,比家猪有口感,也没有纯种野猪那样皮糙,肉质硬和带土腥味。据了解,“特种野猪”具有瘦肉多,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亚油酸等含量是家猪的2倍。
      他们饲养的“特种野猪”以它特有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正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目前主要销往广东等地。
      “现在,积累了些养殖经验,资金相对宽松,下一步将重点繁殖,扩大养殖规模。”对未来的前景,林珍珠充满了信心。除了积极看书学习养殖技术,还联合畜牧专家和高校教授,把“特种野猪”养得更好。(记 者   陈秀珍  通讯员  张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