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办个航天剪报展

内容更新时间:2008-09-27 09:39:09来源:闽侯乡音报

38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喜报。
 
      “成功了!”随着神舟7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轨道,荆溪镇关中村的农民林宝根家传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昨晚,记者慕名来到这位有着“福州航天剪报大王”的林宝根的家,与他共同见证了神舟7号升空的伟大时刻。
剪报大王的十年执着
      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我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让林宝根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小就对航天有着浓厚兴趣的他,从此开始了十年如一日地收藏各类航天报纸的生涯。凡是有关航天的报纸,只要在他的视野范围之内,林宝根总要设法搜集到手。林宝根搜集报纸的渠道主要是靠订阅,从《人民日报》到《福州日报》,只要影响力够大的报纸,他都订阅。但这样下来价格太贵,林宝根就采用比较经济的方法,集中时段订阅。比如这次神舟7号在9月25日升空,他就从9月20日订到10月30日。没有的话,他就去报摊或者旧报交易市场去买。每个周末是林宝根最忙碌的时候。早上天还未亮,他就骑上摩托车赶到福州邮政大楼或花鸟市场,收集他想要的报纸。
      有一次,林宝根看到一张喜欢的报纸,但卖家出价太高,他便连续磨上几天,被他的执着感动的卖家只好苦笑着便宜卖给他。“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家境并不富裕,刚开始时总觉得收藏报纸既费时又耗钱,并不支持他,但时间久了,我也被他的痴迷所感染,便经常和女儿陪他去福州买报纸。”林宝根的妻子叶凤英告诉记者。“没有家里人的支持,我也没办法坚持到今天。”提到妻子的理解,林宝根感慨不已。十年来,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升空,到神舟7号发射前的航天资料,林宝根收藏的剪报不下1万张,收藏数量之多,报刊种类之齐全,堪称福州的航天剪报大王了。这其中,最让他得意的是一张1970年4月26日刊登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人民日报》和一张题为《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喜报。
航天英雄的一面之缘
      2005年8月10日,《飞向太空--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展》在省博物馆开幕,航天英雄杨利伟亲临开幕现场,为航天科技展剪彩。得知消息后,林宝根带上老婆和女儿抱着精心制作的两本《中国探索太空第一人》剪贴本赶到福州,当时门票一张100元,但他们一咬牙花了300元就进去了。林宝根清晰地记得,当杨利伟出现时,场面非常火爆,他抱着剪贴本和大多数观众一样在人群中灵活地东挤西突,争取最有利的位置,只为了和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更近一点。
      “当时的距离只有1米多远,我举着贴着杨利伟图片的剪贴本站在过道旁,当警卫的簇拥下杨利伟经过我的跟前时,放慢脚步并认真看了一下我的剪报,然后冲着我微笑着点点头。当时我整个人激动得头脑一片空白,也忘了把剪贴本再翻几页,向他展示了。”时隔三年多,林宝根仍津津乐道着与航天英雄那短短几秒的一面之缘。杨利伟走后,受到英雄点头致意的林宝根马上成了媒体追逐的目标,成了展会的焦点。
火箭专家的超级粉丝
      “很惊讶!一个普通的农民竟然收藏这么多、这么全的航天剪报!”9月7日,林宝根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叫黄春光,是大名鼎鼎的火箭专家黄春平的弟弟,翻着林宝根的航天大全和黄春平专辑,黄春光惊讶不已。在得知林宝根要在航天剪报展览馆中专门开个黄春平展厅时,黄春光甚为感动,并表示一定向哥哥传达家乡人的问候,并努力帮林宝根搜集一些哥哥的生活用品和一些航天资料。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神州大地为之欢欣鼓舞。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火箭系统的总指挥是家乡人黄春平。从此我就到处搜集有关黄春平的资料,看到报纸上有黄春平的报道,我都要想方设法弄到手。”林宝根小心翼翼地拿出了珍藏在箱子里的黄春平签名报纸。据林宝根介绍,去年12月28日和今年4月8日,黄春平回福州参加“人类与航天”科普讲座和“中国载人航天(福州)实物展”。得知消息后,林宝根两次都带着藏品到福州找黄春平。“第一次见到黄春平总指挥时,既激动又紧张。黄春平总指挥很平易近人,他对我的剪报表示肯定和感谢,我们聊了很久。”讲起这些,林宝根激动不已。聊完后,黄春平欣然在他的藏品上题词并签名。唯一令林宝根遗憾的是,聊天时拍的照片全部坏了,而且录音材料也没保存下来。
      神舟7号胜利升空了,林宝根更忙了。“我还要继续关注神舟7号的运行和返回,争取再多搜集一些报纸。”林宝根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买回了展览架和玻璃,等报纸全部粘好后,就可以在家中办一个航天剪报博物馆了,其中将专门开辟一个“黄春平展厅”。(记 者  王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