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乡总动员 创造美丽家园

内容更新时间:2008-09-13 09:47:15来源:闽侯乡音报

去年垃圾堆积成山。
 
今年垃圾已被清理干净。
 
 
      本报讯 依旧热闹的街道,整洁干净。秩序井然。洁净的水面,倒映着绿树青山,偶尔有一两只白鹭掠过。超乾桥下,一年前那堆触目惊心的垃圾山,已经消失无踪。9月10日,记者来到鸿尾乡,看到此景,不禁为居住在这里的群众高兴。
陈年垃圾清除了 水塘变美了
      “你看,垃圾清理掉了,整个水塘看起来多美!”两位鸿尾乡奎石村的村干部带领记者到他们村的一个水塘旁,不禁感叹。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这种感叹也许矫情,但对他们来说却非常真切。因为,此景来之不易。“我们花了半个月时间,直到昨天为止,才把一百来亩的河道和水塘清理干净。”一位村干部指着面前这个约30亩的水塘说:“仅这个水塘清出的垃圾,我们用拖拉机运了30多车。里面什么东西都有,生活垃圾、工业废角料、塑料袋……这些垃圾至少堆积了近20年了!”他又指了指水塘边上的一排房子,告诉记者,自从十几二十年前那排房子建起来后,里面的居民就习惯往他们屋后的水塘里倒垃圾,包括工艺品的废角料。而且,几乎每家每户都从事工艺品行业,废角料很多。“以前从来没这样彻底清理过卫生,很多人在清这些陈年垃圾时都吐了。太可怕了!”回想起清理这些垃圾的场面,这位村干部显然仍心有余悸。
      水塘清理干净了,村道和房前屋后的卫生情况也在不断改善中。记者在村路上看到,几位村民正在清理路边的垃圾、杂草等物,并将垃圾往拖拉机上装。面对显而易见的清洁效果,奎石村村支书黄恒銮对改变村貌充满信心,他说,这次村部不惜花费六、七万元资金,实行全村总动员,要把河道、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的陈年垃圾彻底清除,并开始实施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以保持卫生。
干群齐协力 维护家园清洁
      奎石村的清洁活动可以说是目前鸿尾乡全乡清洁活动的一个缩影。鸿尾乡书记陈祥波告诉记者,为还群众一个清洁宜居的生活环境,创造美丽的家园,这次乡党委、政府开展了鸿尾乡有史以来最彻底的一次卫生清理活动。并号召党员干部到最脏的地方去,参加卫生劳动。半个月来,各村每天都派出20-50人参加清洁活动,在村财紧张的情况下,各村花费一般都在2-3万左右。清洁任务最重的超乾村花费近十万。
      “目前,各村陈年垃圾基本处理完毕。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建立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并通过宣传和一些管理办法的实施来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陈祥波说,乡政府正筹建垃圾中转站和无害化处理场。并重新设立乡环卫所和城管,配足了人员,还将配置一部垃圾运输车,以保证全乡人口最集中的石佛头街的卫生保洁和秩序维护。桥头、大模和奎石村已经实施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将逐步推广到全乡。同时,经乡人大审议通过的《鸿尾乡街道管理办法》也将实施。办法中详细规定了街容街貌、中心街(石佛头街)卫生和交通管理办法。其中规定,生活垃圾实施袋装化并定点定时投放,禁止向街道、河道乱扔垃圾和杂物。违反规定的将参照《福州市市容管理办法》规定予以处罚。
      “但是,要一下子完全改变并维持乡村的卫生状况,有一定的难度。一是资金问题。各种基础设施设备包括垃圾场、运输车等,估计要花费50万以上。中心街的管理,一年估计要20万。二是乡民持续几十年的不良卫生习惯难以一时改变。清洁的家园主要还是要靠群众来自觉维护。”他希望,从此以后鸿尾人民能彻底告别陋习,创造出整洁美丽的家园。
      “政府出了大力气搞好环境,我们当然要维护好。” 街道上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其实卫生搞不好,我们自己也是受害者。”他呼吁,现在街面、河道里的卫生搞好了,居民也要把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清理干净。他表示:“我也希望住的环境能好些。以后还要靠我们大家一起互相监督。”(记者 陈燕 通讯员 李秀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