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农民心七载奥运情
内容更新时间:2008-08-08 16:01:22来源:闽侯乡音报

林宝根收集了四千多张有关北京奥运的剪报。 王立强 摄
“从8月8日到9月20日,每天一定要帮我买到《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昨日,记者慕名来到这位叫林宝根的农民家里。刚走进老林的屋子,记者就碰到他正在电话里要北京的朋友帮忙买奥运期间的报纸。
申奥成功的启发
“七年前申奥成功的欢呼声至今还回响在耳边。”林宝根告诉记者。2001年7月13日,当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从莫斯科传来,祖国大地沸腾了。正在收看现场直播的林宝根激动得彻夜难眠。“申奥成功,中国的奥运梦终于圆了。距北京奥运开幕还有7年,我能为北京奥运做些什么?”林宝根想了整整一夜。作为普通农民,七年后去北京看奥运的难度太大了,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支持北京奥运。“平时我喜欢看报,干脆就利用这个机会收集有关北京奥运的报纸。”拿定主意后,林宝根第二天就跑到福州邮政大楼购买报摊上有关北京申奥成功的报纸,就这样,林宝根一发不可收拾,一直收集了七年。
七年收集4千多张
“56票,北京终于赢了”“奥运吉祥物亮相”“萨马兰奇的一颗‘中国心’”“奥运倒计时一周年 北京邀请世界”“胡锦涛点燃火炬盆并宣布接力开始”……翻着剪报,林宝根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凡是与北京奥运有关甚至沾边的东西,只要老林能见到的,他都想方设法充实到自己的藏品里去,对于剪报收藏,他已经达到了近乎于痴迷的地步。他告诉记者,为了比较全面地收集报纸,家庭收入并不多的他不惜每年花三、四千元去订报纸。《人民日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州晚报》等12种是他主要订阅的报纸。为了方便剪报,他还特地订了两份《人民日报》。每天晚上,他都很认真收看电视新闻,一旦听到有关奥运的消息,第二天他就在县城的报摊上转悠、搜寻。有时候,县城没有,他就骑着摩托车到福州去买。再没有,他就托远在北京甚至是国外的朋友帮忙购买。在他的藏品中,最让他得意的是一份就是花100元钱、四处托人才买到的布质报纸:2001年7月1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号外--《北京申奥成功》。
最大愿望办个展览
“这些报纸就是了解奥运知识的一个窗口。”老林有个心愿,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将收集了七年的有关北京奥运的报纸,在学校办个展览,免费让学生们参观,让更多的人了解奥运、关注奥运、支持奥运。
眼看着8月8日越来越近,老林心情更激动了。他早就计划好,在8日那天骑上摩托车,带上家人到福州东街口天桥处看奥运开幕式的现场直播,然后在福州住两天,买些报纸和纪念品。“和那么多的人一起在东街口看大屏幕直播,就是要感受一下现场气氛。”老林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记 者 王立强)
眼看着8月8日越来越近,老林心情更激动了。他早就计划好,在8日那天骑上摩托车,带上家人到福州东街口天桥处看奥运开幕式的现场直播,然后在福州住两天,买些报纸和纪念品。“和那么多的人一起在东街口看大屏幕直播,就是要感受一下现场气氛。”老林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记 者 王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