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名彭州工人在我县重新上岗
内容更新时间:2008-07-25 15:05:52来源:闽侯乡音报

李本刚(右)虚心学艺。
本报讯 “这里的师傅教得很细心,只要好好学,我们将很快适应新的工作。” 7月22日,在“5·12”汶川大地震2个多月后又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李本刚正虚心地向福州国隆石制品有限公司的师傅学习石制品打磨技术,熟悉工艺流程。
今年32岁的李本刚来自四川省彭州市军乐镇,他的房屋在地震中全部倒塌了,所幸的是一家4口都平安无恙,目前一家人住进了我市援建的安置房。“从公司领导到职工都非常热心,特别关照我们这些地震灾区的新员工,我们在这里感觉到在家一般的温暖。” 李本刚感激地说,一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安心工作,尽快融入这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表示,如果今后发展的好,打算把全家人都接到闽侯来。
据了解,经福州市、闽侯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牵头,以及在“闽侯桂花镇项目组”的协调下,国隆公司此次专派2名工作人员前往彭州招收工人,放宽了招工条件限制,尽最大努力为灾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经过安全生产、职业技能培训后,来自彭州的23名务工人员目前已全部走上工作岗位,并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福州国隆石制品有限公司企业部总经理陈金富告诉记者,研磨、手磨、造型等石制品生产工艺专业技能很强,这些工人暂时还不能独立工作,大约需要2个月的跟班学习,公司本着“带薪培训”的原则,跟班学习期间还将发给他们每人1000元的月薪。
陈金富介绍,公司还积极创造条件,为灾区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公司免收他们的房租、水、电等费用,为他们住的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并配备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公司食堂还烹调一些川菜,以适合他们饮食习惯。(记 者 陈宗兴 王立强)
今年32岁的李本刚来自四川省彭州市军乐镇,他的房屋在地震中全部倒塌了,所幸的是一家4口都平安无恙,目前一家人住进了我市援建的安置房。“从公司领导到职工都非常热心,特别关照我们这些地震灾区的新员工,我们在这里感觉到在家一般的温暖。” 李本刚感激地说,一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安心工作,尽快融入这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表示,如果今后发展的好,打算把全家人都接到闽侯来。
据了解,经福州市、闽侯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牵头,以及在“闽侯桂花镇项目组”的协调下,国隆公司此次专派2名工作人员前往彭州招收工人,放宽了招工条件限制,尽最大努力为灾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经过安全生产、职业技能培训后,来自彭州的23名务工人员目前已全部走上工作岗位,并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福州国隆石制品有限公司企业部总经理陈金富告诉记者,研磨、手磨、造型等石制品生产工艺专业技能很强,这些工人暂时还不能独立工作,大约需要2个月的跟班学习,公司本着“带薪培训”的原则,跟班学习期间还将发给他们每人1000元的月薪。
陈金富介绍,公司还积极创造条件,为灾区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公司免收他们的房租、水、电等费用,为他们住的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并配备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公司食堂还烹调一些川菜,以适合他们饮食习惯。(记 者 陈宗兴 王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