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的孩子 自己的“骨肉”
内容更新时间:2008-06-27 14:56:17来源:闽侯乡音报

“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
本报讯 在竹岐乡白龙村,一说起年过半百的陈如海、温兰英夫妇,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直夸夫妇俩心肠好,原来,这个家境清贫的家庭,收养了已故弟弟家中两个生活无依靠的孩子——16岁的小丹和15岁的小彬(两人均使用化名)。6月26日,记者驱车前往白龙村,走进陈如海、温兰英夫妇的内心世界。
听说记者来采访陈如海夫妇,热情的村民围住了记者,七嘴八舌向记者诉说着陈如海、温兰英夫妇的好心肠,但也有人不理解,“自家的孩子得病,欠了一屁股债,吃不上、喝不上,还收留两个孩子,凭空添了两张嘴,这夫妻俩是不是憨厚过了头。”
在村民指引下,记者很快就来到陈如海的家。不知所措的陈如海急忙把记者迎进厨房,搬来木椅招呼记者坐下。记者看到,因为是雨天,这个用土砖临时搭盖起来的简陋厨房里,石棉瓦的屋顶正在漏雨,而这里,却是53岁农民陈如海心目中最适合的“会客厅”。
记者注意到,坐在面前的陈如海显得有些紧张,面对记者的突然来访,憨厚的汉子不知说些什么,倒是这个家庭里的女主人温兰英打开了话匣子,介绍起了收养两个孩子的经过。
鸿尾乡桥头村是54岁农妇温兰英的娘家,在嫁到竹岐乡白龙村这20年里,每遇农忙,她一个月都会回好几趟家,因为,娘家里86岁的母亲和已故弟弟留下的一对儿女,是她心中放不下的牵挂。5年前,母亲摔断了腿瘫痪在床,温兰英回娘家照顾的次数就更多了。
今年1月,86岁的母亲不行了,侄子、侄女怎么办?尽管家境贫寒还欠几万元外债,温兰英却毅然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把侄子、侄女接到自己夫家所在的竹岐乡白龙村抚养。母亲听了,紧紧抓着温兰英的手,嘴角微微颤抖着,说了声“儿呀,辛苦你了”便合上了眼。
“弟弟死后,弟媳妇次年就改嫁了。弟弟家里就剩下我那可怜的侄子、侄女,本来还可以跟着他们奶奶生活,现在我母亲也走了,无依无靠的,我总不能看着孩子们沦落街头,风餐露宿吧!”温兰英说,过去照顾母亲,现在让两个孩子来家里住,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只不过,因为家境不好,孩子都没有能够去读书,我们夫妇俩只能先抚养他们,希望他们成年后,能学到一门手艺,打工养活自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陈如海是泥水工,由于身体不是很好,工作一直不稳定,年收入不足万元,温兰英在家务农,一个土里刨食的农村家庭要多养活两口人,难处就不用细说了。
陈如海介绍说,他自己的亲生女儿前两年患病花了不少钱,家里现在还有几万元的债务。可是,当温兰英提出把两个生活没有着落的侄子、侄女接到家里,陈如海还是点了头。原来陈如海的父亲是一个盲人,他从小也是在苦水里熬大的,他告诉记者:“说‘不行’很容易,可是良心上过不去……”
陈如海、温兰英夫妇含泪告诉记者,两个孩子都非常懂事,可惜,因为自己家境贫寒,仅能照顾到孩子的温饱。前几天,小彬为了减轻这个家庭的负担,去外地一工地上打工去了。他们希望孩子们都平平安安的,长大后成家立业,以后一家子幸福快乐地生活……(记 者 陈建鋆)
听说记者来采访陈如海夫妇,热情的村民围住了记者,七嘴八舌向记者诉说着陈如海、温兰英夫妇的好心肠,但也有人不理解,“自家的孩子得病,欠了一屁股债,吃不上、喝不上,还收留两个孩子,凭空添了两张嘴,这夫妻俩是不是憨厚过了头。”
在村民指引下,记者很快就来到陈如海的家。不知所措的陈如海急忙把记者迎进厨房,搬来木椅招呼记者坐下。记者看到,因为是雨天,这个用土砖临时搭盖起来的简陋厨房里,石棉瓦的屋顶正在漏雨,而这里,却是53岁农民陈如海心目中最适合的“会客厅”。
记者注意到,坐在面前的陈如海显得有些紧张,面对记者的突然来访,憨厚的汉子不知说些什么,倒是这个家庭里的女主人温兰英打开了话匣子,介绍起了收养两个孩子的经过。
鸿尾乡桥头村是54岁农妇温兰英的娘家,在嫁到竹岐乡白龙村这20年里,每遇农忙,她一个月都会回好几趟家,因为,娘家里86岁的母亲和已故弟弟留下的一对儿女,是她心中放不下的牵挂。5年前,母亲摔断了腿瘫痪在床,温兰英回娘家照顾的次数就更多了。
今年1月,86岁的母亲不行了,侄子、侄女怎么办?尽管家境贫寒还欠几万元外债,温兰英却毅然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把侄子、侄女接到自己夫家所在的竹岐乡白龙村抚养。母亲听了,紧紧抓着温兰英的手,嘴角微微颤抖着,说了声“儿呀,辛苦你了”便合上了眼。
“弟弟死后,弟媳妇次年就改嫁了。弟弟家里就剩下我那可怜的侄子、侄女,本来还可以跟着他们奶奶生活,现在我母亲也走了,无依无靠的,我总不能看着孩子们沦落街头,风餐露宿吧!”温兰英说,过去照顾母亲,现在让两个孩子来家里住,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只不过,因为家境不好,孩子都没有能够去读书,我们夫妇俩只能先抚养他们,希望他们成年后,能学到一门手艺,打工养活自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陈如海是泥水工,由于身体不是很好,工作一直不稳定,年收入不足万元,温兰英在家务农,一个土里刨食的农村家庭要多养活两口人,难处就不用细说了。
陈如海介绍说,他自己的亲生女儿前两年患病花了不少钱,家里现在还有几万元的债务。可是,当温兰英提出把两个生活没有着落的侄子、侄女接到家里,陈如海还是点了头。原来陈如海的父亲是一个盲人,他从小也是在苦水里熬大的,他告诉记者:“说‘不行’很容易,可是良心上过不去……”
陈如海、温兰英夫妇含泪告诉记者,两个孩子都非常懂事,可惜,因为自己家境贫寒,仅能照顾到孩子的温饱。前几天,小彬为了减轻这个家庭的负担,去外地一工地上打工去了。他们希望孩子们都平平安安的,长大后成家立业,以后一家子幸福快乐地生活……(记 者 陈建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