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自发为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
内容更新时间:2008-05-23 20:58:36来源:闽侯乡音报

闽侯五中学生在操场上默哀。

乘客在客车内默哀。

摩的司机下车默哀。

县人防办工作人员带着沉重的心情按响了防空警报器。
本报讯 5月19日14时28分,防空警报响彻整个街心广场,许多颗善良的心灵在此为地震灾区的遇难同胞默哀与祈祷,以悼念逝者亡灵。记者看到,一些市民自发排成整齐的队伍,站立于广场的国旗下;一些市民则三五成群地站立于广场周围;随着警报声的响起,他们肃然低头、闭上双眼,为灾区遇难者默哀,为幸存下来的同胞祝福。许多的士以及私家车也都整齐地停靠在广场的周边,汽车的鸣笛声与防空警报声同时响起。那一刻,所有的时间定格在了14时28分……
“默哀,是对受灾地区遇难者的尊敬。”
“默哀,是让遇难者得到安息,也是对受灾地区遇难者的尊敬。听着警报声和汽车鸣笛声,我的心揪得很厉害。脑海中呈现出了许多地震灾区现场的惨状。”周间华是山东省青岛人,在闽侯经商已有一段时间。当时,她准备在街心广场的IC电话亭打电话给客户,后听到警报以及汽车的鸣笛声,她便挂掉手中的电话,与市民一道默哀。周间华告诉记者,5月7日,她曾想和广州的一个朋友到四川做生意,后来又推迟了行程。没想到,12日下午四川就发生大地震。“要是当时在四川,或许我也避免不了地震的灾难。默哀时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既为遇难者感到不幸,又为自己而感到幸运。”
“默哀,希望家乡的遇难者能够安眠。”
“我早上从电视上看到要为灾区遇难者默哀的新闻,14点28分,警报声一响起,我便停下手中的工活,同其的工友一道为家乡的遇难者默哀,希望他们能够安眠。”28岁的杜高升,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县江陵镇人。他在闽侯打工才几个月,据他介绍,12日晚上,也就是地震灾害发生的当晚,他曾打了六个电话回家,后来得知家人住的房子只是瓦片震碎了一些,亲人一切平安,他才放心继续工作。
“默哀,表达对遇难者的同情。”
伍再才是贵州省铜仁市嵩头县蓼皋镇人。现年30多岁的他是道路修理工,在闽侯工作已有十几年。当天,他通过报纸和手机的信息了解到“为灾区默哀”的消息,在街心广场附近听到警报声时,即开始默哀。“我的家乡也受到了余震的影响。今天参与默哀,是想表达对遇难者的一种同情,也是对遇难者的一种敬意。当时,我闭上眼睛时,脑海中反复出现一个画面,那就是自己置身于地震灾区现场时的景象,我仿佛切身感受到了地震灾区受灾民众的苦难。”(记 者 黄和荣 )
“默哀,是对受灾地区遇难者的尊敬。”
“默哀,是让遇难者得到安息,也是对受灾地区遇难者的尊敬。听着警报声和汽车鸣笛声,我的心揪得很厉害。脑海中呈现出了许多地震灾区现场的惨状。”周间华是山东省青岛人,在闽侯经商已有一段时间。当时,她准备在街心广场的IC电话亭打电话给客户,后听到警报以及汽车的鸣笛声,她便挂掉手中的电话,与市民一道默哀。周间华告诉记者,5月7日,她曾想和广州的一个朋友到四川做生意,后来又推迟了行程。没想到,12日下午四川就发生大地震。“要是当时在四川,或许我也避免不了地震的灾难。默哀时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既为遇难者感到不幸,又为自己而感到幸运。”
“默哀,希望家乡的遇难者能够安眠。”
“我早上从电视上看到要为灾区遇难者默哀的新闻,14点28分,警报声一响起,我便停下手中的工活,同其的工友一道为家乡的遇难者默哀,希望他们能够安眠。”28岁的杜高升,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县江陵镇人。他在闽侯打工才几个月,据他介绍,12日晚上,也就是地震灾害发生的当晚,他曾打了六个电话回家,后来得知家人住的房子只是瓦片震碎了一些,亲人一切平安,他才放心继续工作。
“默哀,表达对遇难者的同情。”
伍再才是贵州省铜仁市嵩头县蓼皋镇人。现年30多岁的他是道路修理工,在闽侯工作已有十几年。当天,他通过报纸和手机的信息了解到“为灾区默哀”的消息,在街心广场附近听到警报声时,即开始默哀。“我的家乡也受到了余震的影响。今天参与默哀,是想表达对遇难者的一种同情,也是对遇难者的一种敬意。当时,我闭上眼睛时,脑海中反复出现一个画面,那就是自己置身于地震灾区现场时的景象,我仿佛切身感受到了地震灾区受灾民众的苦难。”(记 者 黄和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