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墓冢 供人瞻仰

内容更新时间:2008-04-07 10:08:39来源:闽侯乡音报

    
部分损坏的烈士墓。
 
      近日,读者致电本报热线反映,岐山上有十几座烈士墓因长期无人照看,如今已部分毁坏。他呼吁有关部门——
 
      本报讯  4月1日上午,本报新闻热线22077110接到甘蔗一程姓读者来电,称县环卫所对面山上有一片抗美援朝烈士墓群,因长期无人照看,如今墓群中的一部分已坍塌毁坏。这位读者还表示,清明节将至,政府能否将其保护起来,修缮成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以告慰九泉之下的烈士英灵。
      当天下午,本报记者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到达该读者所说的山脚下,一座名为“玄帝宫”的道观依山而建。在记者说明来意后,道观的管理员洪可枝肯定了山上的确有一片烈士墓。在他的指引下,记者穿过外福铁路,沿着铁路旁的石砌峭壁拾级而上,记者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往上攀爬了100多层的小石阶后,十几个墓冢赫然在目,这就是读者所说的烈士墓了。在一片龙眼树下,十几座烈士墓较为整齐地呈纵向排列,墓碑统一朝向铁路一侧。一个已经难以辨认字迹的花圈摆放其中。洪可枝告诉记者,往年清明时都有一些附近学校的师生到此扫墓,这应该是去年留下的。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蚀下,墓碑风化严重,只能依稀辨认出“张法香同志之墓、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永定县□□、公元一九五二年五月□□”等字样。呈纵向并排修建的11个墓冢,除几个保存较为完好之外,大部分出现顶部砖块崩塌或墓碑底座散落的现象。据悉,这是以前有人在放牛时,被牛群践踏造成的。在附近还有三个没有墓冢的墓碑并排插着。踩着枯枝落叶,走到50米开外的地方还零星安葬着几个烈士墓冢。
      现年69岁的洪可枝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情景。他告诉记者,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抢救从前线转运后方的伤病员,省军区建立一些临时医院,当地老百姓俗称“野战医院”。当时,甘蔗地区也有这样的“野战医院”,许多从朝鲜战场上光荣负伤的志愿军战士就安排在甘蔗的五显庙(就是今天校园路的华侨礼堂)等处治疗。因伤重抢救无效而牺牲的战士就直接安葬在附近一座叫岐山的山顶上。就这样,来自五湖四海的烈士们就长眠在此,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一切留在了首邑大地。
      就能否在岐山修建烈士陵园,记者采访了县民政局副局长叶奇松。他告诉记者,根据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重申严格控制建立纪念设施》规定,对于新建扩建烈士纪念建筑物要从严控制,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凡必须新建扩建烈士纪念建筑物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非国务院批准,不得以任何借口新建扩建烈士纪念建筑物。他说,闽侯临近福州,地理位置特殊,且地域较大,境内(尤其是在甘蔗、荆溪和上街一带)零星分布的烈士墓较多,难以全部做到统一管理。但他表示,那些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我们不能亏待烈士。县委、县政府对此也相当重视,去年就拨出15万多元的资金重新修缮了位于铁岭工业集中区的龟山烈士陵园。目前,县民政局正积极同上级民政部门沟通,看看能否将全县零星的烈士墓集中迁到一个地方统一管理。同时,县民政局将协助配合各乡镇保护好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