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塘大桥封闭待修

内容更新时间:2007-10-12 17:21:08来源:闽侯乡音报

■ 记 者 王立强
 
      本报讯  2007年10月1日零时,洪塘大桥正式全线封闭,禁止一切车辆、行人通行。17年前,洪塘大桥建成,成为福州西大门的重要出口和连接闽侯南港地区与福州的交通纽带。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在岁月侵蚀及超负荷运行下,大桥越来越显得不堪重负。
反应:居民出行不便
      10月2日,记者来到了洪塘大桥,看到桥头立着一块蓝色的公告牌:“因316国道洪塘大桥现已成危桥,为确保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9条规定,决定从2007年10月1日零时起对316国道洪塘大桥实行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行人通行。请过往车辆、行人绕道金上大桥或浦上大桥。”桥头拉起了一条警戒线,警戒线内施工人员正在桥的两头分别砌起两道障碍墙,由部队、公安、路政等人员组成的执勤队正24小时守护着大桥,防止市民强行过桥。
      一旁的卞老伯告诉记者,他要到洪山西客站办点事,结果发现桥已经封了,根本不让通行,现在他不得不骑着自行车绕行金山那边的橘园洲大桥了,太不方便了。
呼声:盼望早日修复
      记者在现场待了15分钟左右,看到不少司机在此无奈地掉头。据工作人员介绍,公告已经发了好几天了,附近的司机基本都知道了,掉头的大都是南平、三明等外地小车。
      记者看到大部分市民都能够配合工作人员的劝导,自觉地绕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天有个很倔的市民,竟然不听劝阻偷偷地带着自行车翻过障碍,被发现后还想强行过桥,后来在工作人员的教育下,被罚在桥头当了一个小时的交通劝导员。
      一位正在掉头的轿车司机无奈地说,本想着从这里走,能节省时间,没想到桥封了。但他听说大桥就要进行维修,半年后可以恢复通车时,高兴地说:“长痛不如短痛,赶紧修了,附近的居民都在盼望着大桥能够早日通行呢。”
原因:隐患严重待修
      在桥头负责执勤的工作人员柯珍钟告诉记者,受大桥下河床标高明显下降以及长期超负荷运营等因素影响,大桥桩柱出现严重病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所以进行了封桥,同时也为马上进行的维修做准备。
      据了解,洪塘大桥于1990年12月底建成通车后,1993年4月水口水库开始蓄水,由于水库滞沙作用,下泻泥沙大幅减少,南港河段冲刷严重,加之大桥附近水域长期的无序采砂,造成大桥桥位河床下沉,桥墩桩基裸露,受水流直接冲刷、侵蚀。另外,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长,超载车辆屡禁不止,使大桥超负荷运行。今年8月“圣帕”台风过后,发现大桥7#~10#墩的墩位处河床下切极为严重,下降约3-4米,现有河床标高已低于设计最低冲刷线,因大桥桩基未坐落在岩层上,设计按桩侧摩擦力控制,现有桩基覆盖层厚度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严重危及桥梁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必须马上进行维修。经过多次的修改和论证后,省市有关部门确定了维修加固的整治方案。今年9月,市公路局根据省、市制定的大桥病害整治方案,组织工程施工社会公开招投标,因只有1个投标单位递交投标书而流标,需重新招标。目前市公路局正抓紧洪塘大桥病害整治工程第二轮施工招标各项工作,促进工程尽快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