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烂穗农民慌 农技专家急相助

内容更新时间:2007-09-10 16:21:00来源:闽侯乡音报

■   记  者   王立强
 
      本报讯   8月31日晚上,本报热线22077110接到鸿尾乡鸿尾村水稻种植户潘秀珠电话称,她家秧苗出现抽黄现象,掰开苗芯有股腐臭的气味,在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后,她向本报求助。第二天,记者随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林国宝来到鸿尾村了解情况。
水稻烂穗急煞农民
      记者在农田里看到,100多亩的“白沙优”水稻已经长到40多厘米高,远远望去一片葱绿,但仔细一看却发现许多秧苗出现了抽黄现象,随手掰开抽黄的秧苗,发现穗茎已经烂掉,一股腐臭的气味扑鼻而来。潘秀珠告诉记者,昨天在巡田时发现了这个现象,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啥原因,束手无策的她急得团团乱转。
      今年五月,潘秀珠播下了稻种,从播种至今,她已经投入了4万多元,预计收成后亩产达600多公斤,100亩的田地可收入十几万元。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收获了,眼瞅着水稻渐渐烂穗,受灾面积逐步扩大,她整夜都没睡着。
水淹导致秧苗腐烂
      在田间认真察看后,林国宝认为,水稻烂穗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水淹使水稻出现缺氧中毒,导致秧苗腐烂。他说,受“圣帕”台风影响,洪水淹没了这里的稻田,当时正处于水稻的孕穗始期,水稻对外界环境抵抗能力最弱,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极为敏感,遭水淹后容易出现烂穗现象。初步估计,受害水稻面积为2%,还不算太严重。由于此时正是孕穗始期,腐烂的穗茎已经很难重新生长。农时不等人,水稻已经无法再种了,当务之急是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其传染扩散。在用药上,他建议选用龙克菌或农用链霉素进行喷洒。
专家支招及时排水
      林国宝建议,洪水过后,农户要马上投入到灾后自救中去,做好病虫害的预防以及水肥的管理。对受淹农作物要及时排水洗苗,并根据苗情适当追肥,促进恢复生长。同时,应加强田间病虫的防治,有针对性地喷洒农药。他还建议农户,遇到类似情况可以直接拨打农业服务热线“969155”向专家咨询,有专人24小时向农户提供服务,而不要自行盲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