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查获一批“早产”食品
内容更新时间:2007-03-15 12:06:30来源:闽侯乡音报
□ 记 者 陈建鋆
本报讯 日前,县质监局开展了“3·15”专项检查,共检查超市6家,立案3起,涉案货值近万元。
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一些超市销售的茶叶、脆萝卜、红酒等商品,标注生产日期为2007年以后,但其生产厂家至今尚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在白沙、荆溪等地超市,执法人员发现一批正在销售的茶叶,其生产日期为2005年4月,已过保质期。同时,执法人员还在白沙某超市,查获一批没有标注厂名厂址的年糖年饼;在荆溪某超市,查获一批外包装上无任何标识的茶叶。
据执法人员介绍,从今年1月1日起,茶叶、葡萄酒及果酒、糖果、酱腌菜、啤酒、黄酒、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已进入无证查处阶段,在市场上销售的这13类食品都必须加贴“QS”标识,如果消费者发现这13类商品包装上没有加贴“QS”标识,可立即向质监部门举报。
此外,在县质监局近日开展的针对定量包装商品的检查中,检查组共抽查了鱼翅、干贝、墨鱼干等6批次6个品种定量包装商品,合格率达100%,未发现短斤少两问题。
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一些超市销售的茶叶、脆萝卜、红酒等商品,标注生产日期为2007年以后,但其生产厂家至今尚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在白沙、荆溪等地超市,执法人员发现一批正在销售的茶叶,其生产日期为2005年4月,已过保质期。同时,执法人员还在白沙某超市,查获一批没有标注厂名厂址的年糖年饼;在荆溪某超市,查获一批外包装上无任何标识的茶叶。
据执法人员介绍,从今年1月1日起,茶叶、葡萄酒及果酒、糖果、酱腌菜、啤酒、黄酒、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已进入无证查处阶段,在市场上销售的这13类食品都必须加贴“QS”标识,如果消费者发现这13类商品包装上没有加贴“QS”标识,可立即向质监部门举报。
此外,在县质监局近日开展的针对定量包装商品的检查中,检查组共抽查了鱼翅、干贝、墨鱼干等6批次6个品种定量包装商品,合格率达100%,未发现短斤少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