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乡古县衙破损严重
内容更新时间:2006-12-18 22:07:50来源:闽侯乡音报
本报讯(本报记者) 近日,读者致电本报热线22077110,反映县文物保护单位大湖乡古县衙破损严重,面临倒塌。
9月10日,记者来到大湖乡,在乡政府附近找到了古县衙。记者看到,衙前杂草丛生,一株高大的古松已经枯死;衙内杂物遍地,屋顶多处漏水,许多木头已经腐烂;衙外左侧屋檐瓦片破损严重,多处漏水,墙壁受雨水侵蚀,已造成土筑的墙体出现部分崩塌;衙外右侧墙角还堆放着一堆生活垃圾。
据了解,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侯官县丞署移迁至大湖,衙署即为当时所建。原县衙前后三进,前二进已毁,现在只剩下后衙正厅一座,面开三间11米,深进五间16米,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梁构架。1989年县政府将县衙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当时保存相当完好。
据当地群众介绍,前几年古县衙曾作为当地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因出现屋顶漏水去年搬出县衙。前两个月,厨房左侧门被人撬开,有人将县衙当作牛栏关进了10只牛,后来被有关人员阻止,清理牛粪达10多担。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变得如此破烂,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希望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保护措施,解救县衙面临倒塌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