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口镇与困难群众“交朋友”

内容更新时间:2013-07-08 11:04:07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纪玉屏 通讯员 张榕政
    青口镇把开展“百千万”心连心帮扶活动与“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主题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结合该镇实际,实行“连心”对口扶贫、真诚相助,“拉手”解决群众困难、真心施策,“并肩”谋求致富未来,扎实推进“百千万”心连心帮扶工作,在进万家门中当好联络员、在知万家情中当好调研员、在解万家忧中当好办事员、在办万家事中当好服务员,把“四个万家”活动真正办成人民群众的满意工程。
    青口镇大埕村陈炳良已87岁高龄。79岁的老伴因患脑血管萎缩,至今瘫痪在床,已有10个年头了,大儿子智障,二儿媳聋哑,老人二儿子于2007年3月突染重病去世,当时孙子出生刚满49天,唯一的顶梁柱倒下了,家里雪上加霜……面对家庭突如其来的不幸,让原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陈炳良,在耄耋之年还要担负起家庭生存重担。
    通过“百千万”心连心帮扶活动,青口镇、村两级都和老陈一家建立了结对子帮扶关系,定期为其送去慰问金。“我和老陈是老朋友了,认识两年多了,陈炳良一家劳动力薄弱没有什么收入,他老伴又没有残疾证无法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当时我特地跑到闽侯县第二医院邀请医生,为她做残疾医学鉴定,并请县残联、镇社会事务办的工作人员来为其办理了残疾人安居补助手续,能帮他一把是一把,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青口镇包村干部林依光牵着陈炳良的手说道。
    “干部经常会来我家里走走看看,社会上的好心人也会时常来帮助我们。‘幸福工程’帮我们住进了宽敞的水泥结构新房,家门前的这条水泥路是县委书记赵学峰为帮扶我一家,特批3万元修建的,现在房子是新的,路平坦了,我们也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陈炳良说,去年镇里还帮他们家装了自来水,再也不用到井里打水了;长乐一位归国老华侨资助他孙子上幼儿园的所有费用;长乐古槐镇林先生两次登门看望他,留下千元爱心款,今年春节前夕还特意送来一台新彩电。
    同样通过开展“百千万”心连心帮扶活动,感受幸福滋味的还有青口镇村里村的困难老党员叶依土。
 叶依土今年78岁,1950年入党。被厄运缠身的儿女,让叶依土和老伴俩不能享受清福安享晚年。满头的白发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残疾的儿子,瘫痪的女儿,倾注着他们心酸的爱。
    得知叶依土家境后,青口镇考虑到长贫难顾,单纯的送钱无法让一家走出困境,于是在对其送去慰问金的同时,又马上帮叶依土儿子叶长青安排在千家山文体广场做管理员,负责清扫卫生间、播放广场舞音乐,让他有个固定的活维持生计。青口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叶长青勤恳兢业,从广场建好后,一年多以来,叶长青每天24小时都住在卫生间边上的小房间,虽然行动不是很方便,但这份工作他做的很好,大家都说卫生间清扫得很干净,不脏不臭。晚上广场热闹非凡,村民都集聚这里跳舞,叶长青边放音乐边听,日子过得很开心。如今,这份工作赚的钱,加上政府各级部门的补助金、慰问金,叶依土一家的生活基本还过得去了。
    通过“百千万”心连心活动与“四个万家”活动,青口镇在“物质帮扶、精神帮扶、就业帮扶”上下功夫,真心实意与困难户“交朋友”,了解困难户的迫切需求,切切实实做到为困难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发展。
    据统计,截止目前,青口镇共走访困难户约2145人次,慰问困难群众1755户,发放慰问金总计90多万元,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