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苦桔 尝甜头--洋里乡致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内容更新时间:2007-04-01 19:44:58来源:闽侯乡音报
□ 记者 陈 燕 黄 凌 陈建鋆
本报讯 3月19日,记者来到洋里乡果树试验示范场,只见茫茫一片全是用塑料薄膜包裹好的苦桔嫁接苗。其中大部分嫁接苗已经发出嫩芽。
自从县领导去年在山区调研时提出山区要大力发展“三苦”等特色农业后,有25年苦桔种植历史的洋里乡,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据乡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江道检介绍,苦桔又名瓯柑,1982年从浙江温州进入洋里。到2006年底种植面积达到400亩,2007年底种植面积预计可增加2000亩。2006年全乡苦桔产量近35吨,预计今年底产量可达70吨。苦桔种植2、3年就可结果,5、6 年后进入稳定的结果期,平均每株每年可产三、四十斤;种植15年后,进入盛产期,每株每年可产八、九十斤,盛产期可长达20年。
在位于洋里乡岭兜村的果树试验示范场,江道检蹲下身子仔细地检查着苦桔幼苗的长势状况。“我每天都要来看看这些‘小家伙’,有时候塑料薄膜包得太紧,芽出不来,我要把薄膜拉开点,好让它长起来。”原来包裹塑料薄膜的目的一是为了保暖,二是为了防水。据江主任介绍,这一棵棵幼苗是以枳树为砧木,然后嫁接上苦桔的枝条。枳树比较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嫁接后可以实现果树的矮化和促进果实的提早成熟。今年,县政府为扶持山区的特色农业,拨出专款,委托洋里乡政府组织人手培育苦桔苗近20万株。目前,全县有两个苦桔育苗场,除了洋里的果树试验示范场,还有一个位于白沙的县良种场。两个基地的接穗全由洋里果树试验示范场提供。洋里果树试验示范场育苗近10万株,进行冬、春季切接,现在已基本上完成嫁接;县良种场也育苗近10万株,实行秋季腹接,目前处于剪砧后的管理阶段。届时,将由县农业局牵头,将苦桔苗无偿分发给全县山区、半山区的农户种植。目前,洋里乡的农户已登记种植苦桔12万株。
岭兜村的村支书江阳龙介绍,仅岭兜村就有近200户农户登记种植苦桔,共计4万多株。在乡里,岭兜村是最早种植苦桔的。种植面积也最多,占了全乡的一半。2005年,每公斤售价近3元。去年由于产量翻倍,农户当心价格下降。但最后,他们却尝到了甜头。一般的种植农户都可收入上万元。原来,为了更好的提高农民的效益,为了今后苦桔更好的发展,村里的干部替苦桔注册了“洋里苦桔”的商标。同时,他们村和乡农业服务中心联合,共同开拓市场。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向农户统一收购,再经精细筛选、消毒、包装,统一运往甘蔗、福州销售。销售价可达6元每公斤。虽然去年在福州超市销售不过几百斤苦桔,但已为今后的销售开启了良好的开端。现在,在乡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种植农户的积极性更高了。
自从县领导去年在山区调研时提出山区要大力发展“三苦”等特色农业后,有25年苦桔种植历史的洋里乡,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据乡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江道检介绍,苦桔又名瓯柑,1982年从浙江温州进入洋里。到2006年底种植面积达到400亩,2007年底种植面积预计可增加2000亩。2006年全乡苦桔产量近35吨,预计今年底产量可达70吨。苦桔种植2、3年就可结果,5、6 年后进入稳定的结果期,平均每株每年可产三、四十斤;种植15年后,进入盛产期,每株每年可产八、九十斤,盛产期可长达20年。
在位于洋里乡岭兜村的果树试验示范场,江道检蹲下身子仔细地检查着苦桔幼苗的长势状况。“我每天都要来看看这些‘小家伙’,有时候塑料薄膜包得太紧,芽出不来,我要把薄膜拉开点,好让它长起来。”原来包裹塑料薄膜的目的一是为了保暖,二是为了防水。据江主任介绍,这一棵棵幼苗是以枳树为砧木,然后嫁接上苦桔的枝条。枳树比较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嫁接后可以实现果树的矮化和促进果实的提早成熟。今年,县政府为扶持山区的特色农业,拨出专款,委托洋里乡政府组织人手培育苦桔苗近20万株。目前,全县有两个苦桔育苗场,除了洋里的果树试验示范场,还有一个位于白沙的县良种场。两个基地的接穗全由洋里果树试验示范场提供。洋里果树试验示范场育苗近10万株,进行冬、春季切接,现在已基本上完成嫁接;县良种场也育苗近10万株,实行秋季腹接,目前处于剪砧后的管理阶段。届时,将由县农业局牵头,将苦桔苗无偿分发给全县山区、半山区的农户种植。目前,洋里乡的农户已登记种植苦桔12万株。
岭兜村的村支书江阳龙介绍,仅岭兜村就有近200户农户登记种植苦桔,共计4万多株。在乡里,岭兜村是最早种植苦桔的。种植面积也最多,占了全乡的一半。2005年,每公斤售价近3元。去年由于产量翻倍,农户当心价格下降。但最后,他们却尝到了甜头。一般的种植农户都可收入上万元。原来,为了更好的提高农民的效益,为了今后苦桔更好的发展,村里的干部替苦桔注册了“洋里苦桔”的商标。同时,他们村和乡农业服务中心联合,共同开拓市场。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向农户统一收购,再经精细筛选、消毒、包装,统一运往甘蔗、福州销售。销售价可达6元每公斤。虽然去年在福州超市销售不过几百斤苦桔,但已为今后的销售开启了良好的开端。现在,在乡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种植农户的积极性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