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到 收获苦笋尝甜头

内容更新时间:2007-03-15 12:17:34来源:闽侯乡音报

□  记者 张存金 通讯员 郑作銮
 
      本报讯  日前,记者在大湖菜市场看到,白嫩诱人的苦笋已经上市交易。卖笋大姐告诉记者,这是自己在苦笋自然林中挖掘、经初步加工后上市销售的,因为时间早、量不多,才在当地市场销售,每公斤售价10元。东姚村干部姚万庆说,东姚村有近3500亩苦笋基地,时令一到,苦笋将大量上市。苦笋种植为当地群众增加了创收途径。
      苦笋味苦性温,是极佳的天然健胃食品,分布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在福州地区只产于我县北部几个山区乡镇。长期以来,由于主要靠天然苦竹自然生长,规模小、产量低,仅能满足当地自产自销。2006年4月,县委书记杜源生在山区调研时强调,山区要将发展“三苦”(苦笋、苦桔、苦菜)特色农业作为发展优新农业产业的关键。相关部门出台了扶持山区发展“三苦”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苦竹林种植,在苦竹种植有一定基础的东姚、坂头等地发展特色苦竹林。
      目前,当地群众正从天然苦竹林的抚育入手,不断摸索苦笋生产规律、栽培要求。大湖乡乡长余广暖介绍说,借助优惠政策,去年主要进行基地基础建设,开辟机耕路近5公里,防火林带11公里,到2006年底,已经完成5000多亩苦竹栽培,今年将突破10000亩。
      姚万庆说:“我们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产品开发,加强苦笋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提高苦笋的档次和产值,创出品牌。去年,委托食品加工企业试制了几种不同风味的苦笋产品,作为招待来宾的特色菜,深受好评,这也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据了解,目前,大湖乡正积极与客商接洽,商谈合资办厂事宜。
      特色苦笋产业的发展,将大大拓宽当地群众的致富之路。东姚村民姚心柱说,往年春季苦笋上市时节,村民在自然苦竹林中挖苦笋,一天可挖60斤左右,经济收入近300元。现在,随着管理的加强,产量提高了,收入肯定会增加。如今,村民逐渐意识到苦笋种植的潜力,纷纷加入到苦竹林的开发管理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