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位优势 发展第三产业

内容更新时间:2006-12-18 16:13:55来源:闽侯乡音报

    尚干镇洋中村立足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搞活沿街店面,着力发展服装、餐饮、医药等第三产业,扎实推进村级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去年,该村实现村财收入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村级总资产近2000万元。

    洋中村地处尚干镇东部,东连324省道,西接203省道,中心街贯穿全村并连接两条省道,交通便捷,人口密集,是青口、祥谦、南通、尚干四镇的商贸中心。该村充分利用商贸发达的优势,着重念好“商”字经,不断做大做强村级经济。

    洋中村共有集体店面101,他们成立了洋中村集体店房公开招标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店面投标规则,对村集体店面进行公开招投标,平均每间店面每月租金由原来的300多元提高到600多元,最高每月租金达2000多元,每年村集体店租收入由原来的38万元提高到80万元,增加村财收入42万元。村集体店面租金的大幅提高,带动了100多间村民店面租金的提高,可增加农民收入100多万元。他们建立了多元化投资机制,把村集体店面优先出租给本村村民,制定优惠政策,让村民成为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市场主体。帮助村民发展服装零售、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并积极引进专卖场、超市和连锁店入驻中心街,提高中心街的商业档次。目前,共有福州永惠医药连锁店、友福百货商场、利万家超市、安踏运动产品专卖店等大中型超市、商场以及餐饮、服装零售等近300家“农家店”落户该村,全年商品零售总额达3亿元,从业人员1000多人,人均年收入近万元。

   同时,积极盘活洋中工业小区内村集体的闲置厂房与设备,吸引福州鸿阳保健品公司前来招租,每年增加村财收入近20万元。他们还狠抓投资软环境建设,为投资项目提供审批代办服务,提前做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华源工艺、金家利建材、新意工艺品公司等7家企业落户,年产值达2亿多元,吸收劳动力两三千人,每人每年可创收1万多元。

经济发展了, 洋中人不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优化人居环境, 构建文明洋中。

他们先后投资15万元改造自来水管网,全村100%村民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投资35万元,新铺设乡村水泥路3公里,全村90%以上的道路实现硬化。此外,该村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可容纳200余户6000多人居住的农民住宅小区,满足村民住房需求;拟投资40万元新建30路公交车站,并与永辉超市、兴福兴超市合作,计划投资200万元建设5000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商场,建成集车站、新村、商场互相带动、共同发展的商贸网络。

   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投入1.2万元在村间主干道安装路灯33盏,解决村民夜间通行照明难问题;投资20万元对全村130米河浦进行清淤、填沙改造,彻底改变村间卫生状况。

尊师重教在此蔚然成风,九年制义务教育期间本村学生的学杂费全部由村里支付,每年支付学杂费16万元。实行“学而优则奖”的制度,对被重点高中录取的,给予减免学杂费,对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分别给予800元~2000元的奖励。对本村学生在参加学校各种竞赛获得名次的,也按照不同的名次给予不同奖励。另外,每年划出老年人专项活动经费17万元,对男60周岁、女55周岁的本村村民,每人每月发放养老保障金70元,免费为老人会订阅《福建日报》、《福州日报》和《福州晚报》等报纸。重新修缮“怡寿楼”,增添老人会设备,不断改善老年人生活、休闲、娱乐环境,努力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文明新风尚。村里还先后投资50多万元,建成占地近10亩的洋中江滨公园,建设篮球场,添置健身器材,为村民健身运动提供活动平台,并举办“太极拳”、“扇子舞”、“筷子舞”等培训班,丰富村民的文娱生活。

    如今,洋中村街道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有秩、民风和谐,初步呈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