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动力:增强内功 节能减耗 应对危机
内容更新时间:2009-12-06 16:40:06来源:闽侯乡音报
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因遭遇订单量下降或订单被取消的窘境,而纷纷减产、停产甚至倒闭。面对金融风暴的袭击,福建联合动力集团公司通过增强内功、开源节流和拓展市场,提前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企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并稳步增长,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12月3日,记者来到福建联合动力集团公司位于南屿镇的生产基地,只见在近30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在飞速运转。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捆扎、安装、包装……车间内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在产品堆放区,已包装的各种电机则如高墙般整齐地码放着。“目前,我们8条生产线均已投入生产,随着订单的增加,以后还将更忙。”联合动力行政部部长祝仙芝告诉记者。
提升品质强内功
福建联合动力集团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是一家颇具实力的民营企业,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小型风冷柴油机、汽油机及其配套的通用动力机械产品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2008年8月,位于南屿镇的生产基地一期完成建设并投入生产。公司主要产品为4-10马力小型柴油机,2-13马力小型汽油机,1-12千瓦移动便携式发电机组,小型水泵机组,动力驱动的各种工程机械、园林机械等。
“去年11月后,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公司生产,许多客户纷纷要求延迟交货甚至取消订单,产品销售量明显下降。”联合动力董事总裁宋炜说,联合动力生产的产品,在国外主要销往欧美市场,而这一区域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产品的出口量急剧萎缩;在国内主要销往广东等地,但金融风暴的袭击,使当地许多企业减产、停产或者倒闭,严重影响了产品的需求量。“国内外订单量的下降,导致了公司生产的严重下滑。”宋炜说,“往年的产量都是以40-50%递增,而此时,竟然下降了30%左右。”
“我们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要求有精细的管理和技术熟练的工人。”宋炜说,为了增强内功,公司利用减产的时间,投入更大精力进行产品技术研发,加强产品品牌锤炼,提升产品品质,保持产品的独有性,使产品品牌优势得到有效凸显,同时,强化对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不仅避免了工人在厂里无所事事的情况发生,而且使工人队伍特别是骨干人才得以技术提升并稳定了下来。“随着生产的逐步回升,原先的技术革新和技术培训,也在发挥着更大的效益。”宋炜说。
节约成本度难关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联合动力着力增强内部管理,适时调整生产结构,减少产能,同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节约成本。严格按生产情况安排工作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水、电和人力的浪费。虽然遭遇困难,但联合动力坚持不辞退工人,除了安排工人参加技术培训外,公司对工人实行轮流休息制度,安排工人带薪休假,并适当延长春节等节日的假期。“目前,随着生产的恢复,安排休假的工人大部分都已返回工作,企业生产也已基本恢复到从前的状况了。”宋炜说。
开拓市场谋发展
福建联合动力集团公司自成立至今,已经跻身通用行业全国前八名,成为福建地区的行业领先企业。其产品主要在欧美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销售,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以上地区发电机需求量急剧下降,联合动力产品销售市场也严重萎缩。
为了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联合动力决策层决定,在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品牌建设的同时,在巩固欧美及广东市场的基础上,派出精干力量,拓展销售市场。“目前,我们在国外新辟了东南亚、非洲和南美市场,国内则逐步向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扩展。”宋炜告诉记者,“今年4-5月份,公司生产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状态,到6月份,公司月创产值4000万元,超过去年同期的水平。已经基本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据宋炜介绍,联合动力在南屿的生产基地总征地220亩,共分三期建设。目前,二期60亩用地已完成征地及三通一平工作,三期用地也正在规划调整和审批中。“联合动力能够企稳回升,也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关心。当地政府为公司职工子女就学、外部环境建设、治安综合治理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和发展条件。”宋炜说,“随着二期的建设并投入生产,我们公司将发挥更大的发展潜力,预计2010年增长50%以上不成问题。我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很乐观。”(记者 张存金 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