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桔产业变身“聚宝盆”

内容更新时间:2009-03-30 09:41:29来源:闽侯乡音报

江阳龙(中)现场为村民传授苦桔栽培技术。
 
      阳春三月的一天,记者在洋里乡岭兜村苦桔种植大户江阳龙的带领下,来到他的苦桔种植基地。在颇为陡峭的山坡上,只见一株株苦桔的枝头上已经吐出嫩芽,将春日的山地渲染得生机勃勃。“这可是我的绿色银行!”面对这个亲手打造的“聚宝盆”,57岁的江阳龙笑了,笑得那么灿烂,又那么自信,因为,如今的绿色银行正以高额的“利息”给予回报。
种植苦桔大有作为
      苦桔,又名殴柑,具有清凉解毒、利尿平肝、泻降心火、消除紧张疲劳、促进睡眠等保健功效,在我县洋里乡的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绿色保健水果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苦桔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2000年,原本种植雪柑的江阳龙,看到了苦桔中所潜藏的巨大商机,便通过嫁接改种了150株苦桔。同时,他还承包了村里的荒山、荒园,开垦成果园用于种植苦桔。那段时间,他每天早出晚归,整天在山上忙忙碌碌,锄草整地、施肥治虫……个中艰辛,只有江阳龙能够体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02年起,江阳龙种植的苦桔陆续开始挂果,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年至2007年,苦桔卖到了每公斤6元。去年虽然受到虫橘事件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苦桔销售受到影响,但价格也卖到了每公斤3元,仅去年江阳龙就有近10万元的收入。
      目前,江阳龙的苦桔生产从原来的150株发展壮大为占地面积达200亩的“闽侯县洋里果树试验示范场”,其中有50亩苦桔进入了盛果期,年产苦桔20多吨。同时,江阳龙的示范场还担负着为全县推广示范苦桔良种的重要任务。2008年春,为农民无偿提供优质良种苦桔苗木10万株,发展面积1500亩,其中洋里岭兜村就发展700亩,带动农户100多户。
打品牌抓宣传促销路
      江阳龙介绍说,往年苦桔基本上只在洋里、白沙等地销售,2006年他曾尝试在福州东街口的一家超市中销售苦桔,但只卖出了3、4百斤,城里人认为苦桔甜味不够,不好吃,所以顾客回头率不高。
      2007年,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在视察了“闽侯县洋里果树试验示范场”后,作出山区要大力发展“三苦”等特色农业的指示,有着25年苦桔种植历史的洋里乡,迎来了苦桔发展的春天。
      “媒体的宣传,使得越来越多的市民了解了苦桔的功效,洋里的苦桔正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青睐。” 江阳龙高兴地说。
      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也为了今后苦桔产业更好地发展,2006年6月21月,江阳龙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洋里苦桔”的产品商标。
      “只有洋里苦桔打出品牌,打出知名度,才会有更多的人去买苦桔,我们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村支部书记同时也是苦桔种植大户的江阳龙眼光看得很远。
      令人高兴的是,目前,“洋里苦桔”商标正式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审查,并进入了公示阶段,预计5月底商标可正式投入使用。
      江阳龙还告诉记者,今后他们还将建立相应的协会和合作组织,把分散的种植户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把洋里苦桔更有力地推向市场,把苦桔这个“苦中有甜的产业”真正做大做强。(记者 陈建鋆 通讯员 谢智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