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毛木耳:为农民插上致富的翅膀

内容更新时间:2009-03-23 15:13:37来源:闽侯乡音报

  

      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大棚,一排排长满木耳的“菌墙”。农民朋友忙碌地穿梭于大棚之间、晾晒场上,对已经成熟的木耳进行采摘、清洗、晾晒、分拣……虽是春种时节,但记者走进白沙镇孔元村,看到的却是一派收成的景象和农民忙碌的身影,面对日渐长大的木耳,农民们喜不自胜。“这是我们去年9月间种植的白背毛木耳,目前已经采摘了第一茬,再过几天,第二茬又可以采摘了。”孔元村党支部书记潘小平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木耳长势良好,如果每袋能够产出2两干木耳,当年投入的成本即可全部收回。“种植白背毛木耳,可算走对了路子了。”潘小平说。
利用地理优势,引种白背毛木耳
      “孔元村的海拔在100米左右,具有种植木耳的地理资源优势,而且,我们这里的水源、土壤、气候等条件也很适合木耳生长。”潘小平介绍说,2007年,孔元村引进福州首家无公害毛木耳生产企业——嘉永食用菌有限公司,建立了投资330万元、种植面积55亩、生产规模达150万袋的无公害毛木耳生产基地。经过一年的实验、示范和技术推广,产出的木耳经省商检局和省检疫检验中心检测合格并销往日本。当年产值达600多万元,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产出并盈利的良好态势。
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
      “在一年的试种中,村民们看到种植毛木耳的效益,也积累了一些生产经验,并对种植毛木耳有了兴趣。”潘小平说,“为了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去年12月,我们成立了‘闽侯县元翔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并与嘉永食用菌有限公司订立收购(每公斤干木耳20元)协议,实行订单生产,降低投资风险。”
      潘小平告诉记者,在专业合作社里,村民依据自身的经济条件,确定投资份额。生产的组织、管理和销售由合作社统一操作。社员认购的股金归社员自己所有,合作社存续期间由公共积累形成的财产,按比例折股量化为社员所有的份额,归各社员所有。村民若参与生产管理,则另外给予酬劳。“合作社刚成立时就13户村民,现在已经发展到18户了。”潘小平说,今年村民共投入160多万元,种植了100万袋毛木耳。从现在的长势看,产量达100吨不成问题。同时,为了加强生产的技术能力,合作社从漳州高薪聘请了两位技术员,对生产进行全程指导。“只要第一年种植成功,就会有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到时候我们将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增加我们在毛木耳市场的份额。”潘小平对毛木耳生产发展充满信心。
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
      “白背毛木耳市场销售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去年,我们公司木耳基地生产的毛木耳,加上从漳州收购的毛木耳共260吨全部出口日本。”嘉永食用菌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家永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经收购了元翔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第一茬毛木耳近50吨。今年仅孔元村的合作社和本公司基地生产的干木耳预计可达250吨,我们将全部进行收购并出口。”面对金融危机对木耳销售市场的影响,肖家永表示,毛木耳属于食用型产品,估计所受影响不是很大。公司也对当前的形势进行评估,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同时,行业内也在积极引导国内市场。国内毛木耳市场一旦形成,其销售量将不可估量。”肖家永说。
      据了解,白背木耳是目前国际市场上需求量日益增长的食用菌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从台湾引进后,在我省漳州地区已形成规模栽培,每年出口量约4000吨。
      木耳在我国被列为“山珍”,而在日本则被视为抗肿瘤食品。它质脆爽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其背面的绒毛中含有丰富的多糖,是抗肿瘤活性最强的六种药用菌之一,抗癌效果仅次于灵芝,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此外,白背毛木耳还具有滋阴壮阳,清肺益气,补血活血,止血止痛等功用,是纺织和矿山作业者很好的保健食品。食用木耳盛行于我国、日本等地,现已开始进入欧美市场。(记者 张存金 通讯员  邱长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