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蔬菜外省走俏

内容更新时间:2009-02-20 11:43:19来源:闽侯乡音报

蔬菜有销路,菜农干劲足。

 

      本报讯   一段时间来,本地各大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蔬菜价格低廉,春节期间菜价也没往年高,菜市较为低迷。南通镇是我县蔬菜生产大镇之一。2月17日,记者来到这里探访,却发现基地的公路上,一辆辆等待提货的大型运菜车辆接踵而至,菜农们比往日更加忙碌,一边忙着采收蔬菜,一边把刚采收的一筐筐上海青、莴笋等抬上了货车。
      据了解,这些收购走的一车车时令蔬菜将销往苏、浙、沪、粤等地市场,南通的蔬菜在“端”上外省市民的餐桌同时,菜农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他们一般都是收购上海青和莴笋,我们南通这类菜多,收购商也多,供销两旺,我租地40亩,去年下半年,16亩都种上海青,每亩地产量达4000公斤,外地客商的价格合理,收购价0.3~0.9元,扣除每亩成本1300元,这批上海青每亩纯利润近3000元。” 南通蔬菜基地种植户张永来高兴地说。
      “然而,最近,由于福州地区上市的菜比较多,蔬菜价格就低了,有时因为市场菜多,运到鳌峰农贸蔬菜批发市场,还批发不出去,如果没有外销,我们辛苦种来的菜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在地里。”张永来说,苏、浙、沪、粤等地客商前来基地收购解决了我们销路难题,从年前持续到现在历时近2个月了。
      记者在种植户黄幼平莴笋地里看到,20多个工人正忙着采收莴笋,割、剥、理、捆、抬,不一会儿,又一车莴笋往外输送。“这里今年气候比较好,菜种得不错,销路也打得开,年前就有大批的客商慕名而来,到现在还是有不少客商来南通收购新鲜蔬菜。”黄幼平介绍说,他家地里的莴笋长得较好,一根有1公斤多,价格也比较理想。今天每公斤的收购是0.4元,他卖了近1.7万公斤。这些莴笋都是农历去年8月种植,一共种了10亩,亩产3000-4000公斤,收购价格还卖到过1元,都是上海、苏州、温州、杭州采购商来收购,地里的菜卖到钱了,他们今年也赚到钱了。那么他们是怎么引进外商的呢?另一蔬菜种植户刘文杰告诉记者,基地里聘请了大量外地工人,有老乡在外省蔬菜基地打工,在互相联络中,传递了蔬菜供需的情况,客商也就渐渐引进来了,外商一来,菜的销路也就打开了。
      “今年客商收购量是历年之最,我们每天外销3到8车不等,一车20多吨,短短2个月,外销的菜就超过千吨。由于价格合理,扣除成本,利润还比较可观。”刘文杰欣喜地说,去年冬天,受“雪冻”影响,外省蔬菜供应短缺,不少客商就联系我们外销,现在我们和外省的客商有了合作经历,以后估计外销强度会更大!( 记 者 陈秀珍 通讯员 张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