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纺织企业 能否摆脱困境?

内容更新时间:2008-10-10 15:25:45来源:闽侯乡音报

 

      我县南屿镇江口村纺织业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解放前和解放初期主要生产粗布,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主要生产塑料蚊帐,快速发展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目前,江口村纺纱、织布、染整三类纺织企业共有150余家,年产值5-6亿元,从业人员6000多人。2007年全年地税收入186.8万元,国税收入642.084万元。然而,近年来,随着出口退税的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加快、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提高以及纺织品价格增幅回落等原因,江口纺织企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度陷入困境,有的甚至濒临破产。面对这严重的国内外因素,江口纺织企业,能否在困境中突围?日前,记者深入江口村,对纺织企业的现状与前景展开一番调查。
规模小,行业现状不容乐观
      江口纺织企业生产品种主要是劳保用品(手套),工业用布(鞋衬布)、纱等,还有极少量生产毛巾、洗碗布等,主要销往我省闽南地区以及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制鞋企业。
      调查中,记者发现,由于历史原因,江口纺织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企业生产者法律意识、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品牌竟争意识相对薄弱。据调查,江口纺织企业规模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庭作坊式,织机在5台或10台左右,利用现有住房或在房前屋后搭建一个简易棚,作为生产场所。另一类是家族式企业,规模较大,织机在数十台以上,但生产场所大多由旧房屋改造,且数量不多,规模以上(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仅有6家。
      为降低成本,大部分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平面织布机、剑杆机等,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外省纺织企业淘汰产品或者二手产品,且专业技术人员极度匮乏,工艺控制程序不规范,纺织企业普遍缺乏应有的质量管理手段,有的企业还存在无标、无照生产,无计量设备、无计量管理制度、无产品出厂校验等现象,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在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弱势。
      采访中,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现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企业利润下降,但是本地区经营者间的无序竞争,却是导致江口纺织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江口纺织企业中,无序竞争现象十分严重,企业为了保住市场份额,相互压价、偷工减料,导致彼此都陷入“生意越来越难做”的恶性循环。
      南屿镇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林志告诉记者,融资渠道不畅,也是导致江口纺织企业不能做大做强的原因之一。据了解,江口纺织企业中,有部分厂房属于早期的临时搭盖,大部分则是租赁的厂房,在消防、环保等方面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无法取得土地、房产产权,因此无法在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另外,大部分纺织业主只满足现状,短期经营思想严重,不支持股份制,不愿意被兼并,导致股份制合作难以展开,因此企业无法大量融资,扩大再生产有限,从而制约了整个行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和发展壮大。
有优势,行业前景仍然不错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江口纺织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较好的原始积累,也有一定的经营销售网络。且纺织企业所在的江口村,与福州市区仅一江之隔,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交通便捷,运输快捷,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长期以来,福州市及县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政府有关部门为培育经济发展配套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政策方面的扶持,为今后江口纺织行业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这也将极大地促进江口纺织业的发展。
      采访中,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现在江口纺织企业普遍面临困境,有的企业因资金链问题停产甚至倒闭,但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经过这一次的洗牌重组,淘汰调整不符合市场规范的企业,去劣存优,江口纺织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将得到提高,也有提价的空间。“关键是要撑下去,等市场规范了,自然就有更大发展空间。”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机遇与挑战并存。不可回避的是,江口纺织企业生产相对落后,陷入机械模仿的误区,市场定位、产品种类同质化,行业内没有领导性的品牌,品牌现状不容乐观。
      “竞争混乱,产品同质化,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竞争对手之间大打价格战,最终伤害企业自身。”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能够成立类似于“纺织行业协会”的组织,对江口纺织企业进行帮扶,对整个行业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引导、积极整合、规范提升,同时,进一步规范纺织市场,创造良性竞争环境,这样,不仅能加强行业自律、行业管理,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达到规范生产、促进发展的目的,也为纺织户提供市场信息,减少纺织户内耗造成的损失。
      “如有可能,还可规划建设‘江口纺织城’,引导建立较大规模的纱厂、染织厂和服装厂,利用我县紧邻福州市区的优势,在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大背景下,形成棉、纱、织、染、服装生产‘一条龙’,提高本县纺织行业的利润空间。”业内人士表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南屿镇紧邻上街大学新区,应充分利用地理上的便利优势,加强与大学新区各高校高新技术研究机构的联系,紧扣行业技术革新的脉搏,加强技术开发,确保江口纺织业始终站在纺织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使纺织业得到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记 者  陈建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