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橄榄价格高于去年
内容更新时间:2008-09-13 01:21:14来源:闽侯乡音报
本报讯 9月10日,记者从县橄榄行业协会一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县橄榄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价格却高于去年。目前,商贩到果场预收购价格为:惠圆橄榄280~320元/50公斤,长营橄榄为200~300元/50公斤左右,预计鲜食类橄榄收购价仍会达到去年的水平。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橄榄的整体价格比去年好,主要缘于今年广东橄榄因病虫害而减产,而我市橄榄产区(闽清、长乐、罗源、连江等县市)橄榄产量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供过于求”的矛盾有所缓和。但业内人士同时也指出,虽然今年的橄榄价格有所上扬,但销售市场狭小、销路不畅等“瓶颈”仍未打破,品牌宣传和营销队伍建设仍是当务之急。
橄榄销路不畅
制约了橄榄产业的发展
我县种植橄榄的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已盛行,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县开始大规模种植橄榄,到今年,我县橄榄种植总面积已达5.77万亩,产量预计可达1.6万吨。目前,我县橄榄主要有惠圆、长营、檀香等三大品系,全县已形成了沿江的白沙、鸿尾-竹岐、荆溪-甘蔗三条连绵数十公里的“橄榄带”。我县因此被誉为“中国橄榄之乡”,并于2007年9月成立了“闽侯县橄榄行业协会”。
近年来,随着各地橄榄产量的逐年提高,橄榄价格的波动也日益明显。去年,我县橄榄种植户就遭遇了橄榄增产不增收的困境。去年的惠圆橄榄50公斤价格只有150元左右,不到正常年份均价的一半,品质稍差的,甚至还低于100元。
果农给记者算了笔账,请一个采摘工人每天要花150元左右,每人每天采摘三四百斤橄榄,算下来50公斤橄榄光采摘的成本就要50元,再加上一年投入的劳力、农药等成本,如果50公斤橄榄价格跌破100元,那么连保本都成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我县惠圆橄榄产量最多,占所有橄榄产量的一半左右。去年我县橄榄的产量达到1.5万吨,几乎是上一年的两倍。产量的增加,造成了“果贱伤农”的现象。也有果农认为:目前,橄榄的销售渠道基本上还没打通,主要靠几家大的橄榄加工企业收购,如果企业收购量饱和或达到加工量,橄榄销售就会出现困难。
一些橄榄收购商告诉记者,我县橄榄主要销往广东、上海、莆田等地,其中广东是个大市场,去年广东的橄榄大获丰收,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这也影响了我县去年的橄榄销售。另外,由于去年国家提高对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以往连江、长乐、马尾等地的小规模橄榄加工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福州地区的橄榄加工能力因此急剧下降,加工需求量也骤减。供需矛盾的突出,造成了去年惠圆橄榄价格猛跌。
惠圆橄榄的销售行情不尽如人意,但去年的鲜食橄榄价格仍然很高。“用于加工的惠圆橄榄价格普遍较低,但根据近几年鲜食类橄榄价格行情来看,每50公斤的鲜食类橄榄均价多在1000元以上,品质好的还达到6000元呢。”多年来一直从事橄榄收购、销售的张先生说。县橄榄行业协会秘书长余述也说,我县出产的橄榄品质较好,但是品种较杂,加工类橄榄50公斤一般在二、三百元左右,而鲜食类橄榄50公斤往往上千元;即便同一品种橄榄,品质优劣之间价格也会差5到10倍以上,农户应种植或者嫁接性价比高的优良品种。
当务之急是
品牌宣传和营销队伍建设
今年我县橄榄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价格却高于去年,目前,商贩到果场预收购价格为:惠圆橄榄280~320元/50公斤,长营橄榄为200~300元/50公斤左右,预计鲜食类橄榄收购价仍会达到去年的水平。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橄榄的整体价格比去年好,主要缘于今年广东橄榄因病虫害而减产,而我市橄榄产区(闽清、长乐、罗源、连江等县市)橄榄产量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供过于求”的矛盾有所缓和。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今年橄榄价格一片叫好,但品牌宣传和营销队伍建设仍是当务之急。据了解,为了发展橄榄行业,促进果农增产增收,我县正加强橄榄营销队伍建设、品牌宣传、技术指导与推广等三项工作,促进行业发展。计划在竹岐建设橄榄交易市场,引进外商和市场竞争机制,防止市场垄断,促进果农增收。同时,鼓励建立合作组织,拓展橄榄县外市场,促进橄榄产业发展。
鸿尾乡橄榄种植户林义龙认为,橄榄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橄榄市场仍很狭小,橄榄消费群体还不大。在提升我县橄榄品质的同时,如果加大橄榄的宣传力度,建立橄榄品牌,增加人们对橄榄的认识并参与消费,将会有效帮助果农规避风险,让果农真正享受橄榄增产后又增收的喜悦。(记 者 张存金 陈 杰)
橄榄销路不畅
制约了橄榄产业的发展
我县种植橄榄的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已盛行,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县开始大规模种植橄榄,到今年,我县橄榄种植总面积已达5.77万亩,产量预计可达1.6万吨。目前,我县橄榄主要有惠圆、长营、檀香等三大品系,全县已形成了沿江的白沙、鸿尾-竹岐、荆溪-甘蔗三条连绵数十公里的“橄榄带”。我县因此被誉为“中国橄榄之乡”,并于2007年9月成立了“闽侯县橄榄行业协会”。
近年来,随着各地橄榄产量的逐年提高,橄榄价格的波动也日益明显。去年,我县橄榄种植户就遭遇了橄榄增产不增收的困境。去年的惠圆橄榄50公斤价格只有150元左右,不到正常年份均价的一半,品质稍差的,甚至还低于100元。
果农给记者算了笔账,请一个采摘工人每天要花150元左右,每人每天采摘三四百斤橄榄,算下来50公斤橄榄光采摘的成本就要50元,再加上一年投入的劳力、农药等成本,如果50公斤橄榄价格跌破100元,那么连保本都成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我县惠圆橄榄产量最多,占所有橄榄产量的一半左右。去年我县橄榄的产量达到1.5万吨,几乎是上一年的两倍。产量的增加,造成了“果贱伤农”的现象。也有果农认为:目前,橄榄的销售渠道基本上还没打通,主要靠几家大的橄榄加工企业收购,如果企业收购量饱和或达到加工量,橄榄销售就会出现困难。
一些橄榄收购商告诉记者,我县橄榄主要销往广东、上海、莆田等地,其中广东是个大市场,去年广东的橄榄大获丰收,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这也影响了我县去年的橄榄销售。另外,由于去年国家提高对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以往连江、长乐、马尾等地的小规模橄榄加工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福州地区的橄榄加工能力因此急剧下降,加工需求量也骤减。供需矛盾的突出,造成了去年惠圆橄榄价格猛跌。
惠圆橄榄的销售行情不尽如人意,但去年的鲜食橄榄价格仍然很高。“用于加工的惠圆橄榄价格普遍较低,但根据近几年鲜食类橄榄价格行情来看,每50公斤的鲜食类橄榄均价多在1000元以上,品质好的还达到6000元呢。”多年来一直从事橄榄收购、销售的张先生说。县橄榄行业协会秘书长余述也说,我县出产的橄榄品质较好,但是品种较杂,加工类橄榄50公斤一般在二、三百元左右,而鲜食类橄榄50公斤往往上千元;即便同一品种橄榄,品质优劣之间价格也会差5到10倍以上,农户应种植或者嫁接性价比高的优良品种。
当务之急是
品牌宣传和营销队伍建设
今年我县橄榄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价格却高于去年,目前,商贩到果场预收购价格为:惠圆橄榄280~320元/50公斤,长营橄榄为200~300元/50公斤左右,预计鲜食类橄榄收购价仍会达到去年的水平。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橄榄的整体价格比去年好,主要缘于今年广东橄榄因病虫害而减产,而我市橄榄产区(闽清、长乐、罗源、连江等县市)橄榄产量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供过于求”的矛盾有所缓和。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今年橄榄价格一片叫好,但品牌宣传和营销队伍建设仍是当务之急。据了解,为了发展橄榄行业,促进果农增产增收,我县正加强橄榄营销队伍建设、品牌宣传、技术指导与推广等三项工作,促进行业发展。计划在竹岐建设橄榄交易市场,引进外商和市场竞争机制,防止市场垄断,促进果农增收。同时,鼓励建立合作组织,拓展橄榄县外市场,促进橄榄产业发展。
鸿尾乡橄榄种植户林义龙认为,橄榄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橄榄市场仍很狭小,橄榄消费群体还不大。在提升我县橄榄品质的同时,如果加大橄榄的宣传力度,建立橄榄品牌,增加人们对橄榄的认识并参与消费,将会有效帮助果农规避风险,让果农真正享受橄榄增产后又增收的喜悦。(记 者 张存金 陈 杰)